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人本管理的评价指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彭家福

  随着管理学中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正越来越引起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人本管理重视管理中人的作用,注重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强调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共同成长。重视人本管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校取得更高的管理效能,正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
   一、学校人本管理的内涵和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传统教育体制某些弊病的激烈抨击和现代教育改革的进行,人本思想得以兴盛起来,并逐渐成为了学校管理、教育改革的一种思想和要求。教育家们将在行为科学等理论基础上根据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发展出来的人本管理思想引入到教育管理领域中,为教育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教育管理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1]
   对学校人本管理的内涵和内容,一些学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孙绵涛认为,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师生的需要和诉求,重視与师生平等交流和对话,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优良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促进学校目标和师生个人目标的达成。所以,学校管理工作应始终注意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让每个成员自觉地把个人目标同学校集体目标统一起来,与其它成员精诚合作,在学校内形成高昂的士气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共同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奋斗。[2]
   侯立华认为,“学校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就是一种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学校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重新认识人,以激励为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人本管理的三个层次:1.情感沟通管理;2.决策沟通管理;3.教工自主管理。[3]
   张祥鸿提出了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构想,阐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本质的根本体现;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实现学生、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校长素质的提升与自我发展是学校实现人本管理的关键,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环境保证等观点。[4]
   研究者认为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在学校的管理中,要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价值,把人作为学校管理要素的核心和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发挥学校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学校人本管理涉及的人主要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其中,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本质的根本体现;教师既是学校的被管理者又是学校的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观,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实现学生、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优良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教师自主管理等。
   二、学校人本管理的评价指标
   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与人本管理在其他组织的实践应用一样,学校人本管理模式之所以区别于学校的其他管理模式,就在于学校人本管理充分发挥了学校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促进了人的发展。
   学校人本管理中主要是体现哪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要是促进哪些人的发展?或者说,学校人本管理,主要是以哪些人为本?
   在学校中涉及的人主要有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管理者秉持人本管理理念,努力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这固然是学校得以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实施人本管理的着眼点上,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必须是以接受管理的两类人为本,即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所以,看一所学校的管理是不是体现了人本管理,其着眼点主要是看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否做到了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是否做到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人本管理的评价指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看学校的管理是否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看学校的管理是否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那么,学校管理如何才能做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在哪些方面体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学校管理要做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确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发挥愿景和目标的激励、引导作用;二是要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发挥环境对人的感染、熏陶、约束、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三是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四是创设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的制度,给予教师和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以及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是学校全体成员都认同的,是个人愿景与学校组织愿景统一的结果,对学校全体员工起着激励和引导作用。确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要做到:了解教师的个人发展愿景,倾听并吸收教师的意见;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确立共同愿景;经常描述美好的共同愿景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发挥目标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要做到:注重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制定给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切实可行,经努力可以达到;重视对教师工作目标的监测修正,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重视目标激励,经常鼓励教师和学生努力达成目标。
   学校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学校物质环境是学校文化环境的物化,包括学校营造的绿化环境、校园建筑、教学设备设施、文化娱乐条件、生活条件等。美观舒适、清新高雅、设备设施齐备的物质环境是发展教师和学生潜质、潜能的重要物质支撑。学校文化环境体现了学校所推崇的道德情操、办学观念、治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内核,以其潜在的、无形的运动形态使学校全体成员受到感染熏陶。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安全有序的校园生活、宽松愉悦的校园气氛、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等。    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看成是“社会人”,成员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人”,他们需要得到友谊、关怀,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学校要尊重、信任、团结每一位教师;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关系融洽;教师在工作或生活上出现困难时,学校能积极帮助解决;主动帮助教师维护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平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关系融洽;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出现困难时,学校能积极帮助解决;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人本管理假设人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社会人,其核心是人的自主管理。学校要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创设体现教师和学生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的制度。自主管理的制度创设应体现在对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尊重,体现在教师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管理和学生的自治等方面。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定期召开校务会议,民主决策学校重大事项;学校重大事项吸收教师参与决策;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学校提交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实行校务公开,保证教职工、学生、相关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听取学生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人本管理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个人与学校共同成长是学校人本管理的一个准则,学校的发展要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相适应,要为学校全体成员创造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建立学习机制,促进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成长。
  三、结语
   学校管理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的管理让管理者把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中的人的身上。什么样的管理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本管理,是当今学校管理者实施人本管理首先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学校管理模式,其最终目的都要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达成。学校人本管理区别于学校的其他管理模式,其区别点就在于学校人本管理在促进学校管理目标达成方面,重在依靠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匡明,张小健.发展需要:教育人本管理的本质[N].长沙大学学报,2009(1):135.
   [2]孙绵涛,祁型雨,謝延龙.中国首届国际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大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5(12):89.
   [3]侯立华.关于学校人本管理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2(8):36.
   [4]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