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兵

  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如三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联主张自辟新路,不赶浪头趋风气,似二月花,生机勃勃,一花引来百花开。换言之,就是简洁、新颖。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何尝不是如此?
   由于所选的课文一般都是佳作,甚至精品,可以传递给学生信息量很大,不过,一堂课内,如果不问青红皂白,面面俱到,显然不现实,也不科学。“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这就需要教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学会“放下”,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抓住“真正需要的东西”,把纷繁的内容,凝聚在课文的“亮点”,即文章的焦点、重点、脉络、特色等上面,并围绕这些“亮点”“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进行巧妙设计,整个教学才会简洁,才富有新意。
   那么,如何挖掘这些“亮点”呢?
  一、抓课文标题的关键字
  文章的标题往往都是作者或苦心孤诣,或匠心独运,或神来之笔的产物,常常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或比喻。有个朋友说:看一篇外国人的文章题目是《天梯》,主要内容却是考驾驶证。天梯与考驾驶证毫无瓜葛,标题根本联想不到。但因考驾驶证是一轮一圈,一坡一弯,闯了一关又一关,一步一步如登梯子,因为过每关很严且难,难如登天,所以命题名为《天梯》。
   几年前,我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赛课,抽到的参赛课文是《孤独之旅》,要求一个课时完成。《孤独之旅》(人教版九上)节选自曹文轩教授的长篇小说《草房子》,篇幅较长,五千多字,一个课时,借班完成这样一篇长文,的确有些棘手。上完后,反响不错,也得了一等奖,但我自己进行教学反思时,总觉得不满意,感觉问题的设置比较琐碎,不简练。后来,我把教学内容重新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从标题入手,教学设计紧扣一个“旅”字,层层设问,渐次展开,一下就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最后形成的教学思路是:
   1.抓住题目中“孤独之旅”的“旅”字,解释此处“旅”的意思是除了“离家在外”,还暗示有一个比较漫长难挨的生活过程。
   2.“孤独”不可能“旅”,那么是谁呢?学生自然就能进一步明白是文章的主人公杜小康。
   3.再深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杜小康要“孤独”地“离家在外”呢?到哪里去了呢?去干什么呢?去的过程又是怎样的?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他在想些什么?
   4.解决了上述问题,把两条线索——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很远放鸭到鸭长大的经过(明线)和杜小康由恐惧害怕到孤独再到坚强并长大的心路历程(暗线)重合起来,围绕杜小康放鸭的经历一步一步地分析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让学生自然明白“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战胜孤独的长大成人之旅”。
   5.杜小康的“旅”必然依附一个特定的环境,在这一个环节中重点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让学生明白环境描写的作用。
   6.由课内到课外,从学生已有的“孤独之旅”,再深入到对人生“孤独之旅”的思考。
  这样,采用剥笋的形式,步步为营,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旅”上展开了,结构严谨,收放自如。
   二、抓课文内容的核心词
   有些课文看似洋洋洒洒、恣肆汪洋,其实“形散神聚“,往往都有一个文眼,即核心词。教师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抓住文眼,从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发现并提取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汇总文本所表现的理智,情感和价值取向,然后,以文眼为课眼,编制出的教学网,思路清晰,收放自如。
   我校一位老师执教《孔乙己》(人教版九下)参赛一次全国性的赛事,就完美运用了此法。她抓住文中“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个句子,以“快活”為课眼,精选入课角度,围绕“快活”一词,设计了四个问题铺陈全课,有点有面,清晰简洁。
   在去年我区青年教师录像课大赛上,一位教师执教《喂—出来》(人教版八下)一文。
  全课围绕一个“洞”字展开:“现洞”—“探洞”—“填洞”—“漏洞”。简洁准确。尤其是最后关于“漏洞”的设计,有画龙点睛之妙,通过揭示现实问题、社会问题,不仅便于学生整体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认识,体现“文以载道”的义务。
  这两例设计都简洁、新颖,颇具匠心。
  三、抓课文描写的典型性
  有些课文的描写非常具有典型性,或人,或物,或景,或性格,或情感,等等,如丹青妙手信手拈来,却浑如天成,或趣味横生,或余味悠长,或晶莹剔透,感觉把语言、意境的美表现到了极致。尤其是近人的一些精美千字文,或古人的隽永小品文等,读来余香满口,经日缭绕。
  一位老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人教版 八上)一课时,紧扣“四个一”(一个故事,一幅雪景,一样痴人,一种品性),如四幅画,慢慢展开,宛如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一边听他讲课,好像自己也融入文章,也置身“湖心亭”一般。
   一幅雪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天、湖、山、人,天长水远,万籁俱寂,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一样痴人:“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独往湖心亭看雪”“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如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个性情中人。
   一个故事:深沉感慨人生渺茫,故国之思挥之不去。
   一种品性:雪一样高洁,玉一样超然的隐逸之思。
   这真是一种空灵、迷醉的艺术的魅力,我想:学生会被感染的。
   四、抓教学方式的侧重点
   由于文章不同,所以我们选择教学方式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文章以颂读为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的文章以辨析为主,通过教师的巧点妙拨,让学生触类旁通;还有的则是讲读结合等。我们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是文章的特点、体裁、学生的水平等而定,有法但无定法。   我在学校上汇报课时,选择了《钱塘湖春行》(人教版 七上)一课,我的整个教学设计就围绕一个“读”字展开,安排了七个教学环节:
   1.备读导入新课:背诵唐诗,引出新课。
   2.初读熟悉全诗:听录音,师范读,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3.熟读理清游踪:理清作者行踪。
  4.精读寻觅春踪: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等;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5.品读诗中妙笔:语言的锤炼,如“乱、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等。
  6.悟读景中情语:“最爱”。
  7.展读尽显春机(教学片断展示):
  师:同学们,现在请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春的作品展示出来,由刘麗同学主持展示活动。
   刘丽:首先我们请王斌给我们用葫芦丝表演一曲春声妙韵。(王斌表演)
  刘丽(同时):请大家注意。
  美术作品请张贴在黑板上,由雪飘飘负责;
  请胡洁同学抬出我们的文学作品展板(师生欣赏美术作品和展板)
  刘丽:请同学朗诵自己搜集的诗文。(学生朗诵诗文)
  刘丽:由弓正小提琴伴奏,全班同学齐读全诗
   (在小提琴声中,同学们齐读全诗,下课)。
   我当时这样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目的:体现古诗的“文味”,让孩子们爱上这些瑰宝。听课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良好评价,认为新颖,上出了语文的特点。
   五、抓阅读思维的逻辑性
   我们的阅读常常有一个逻辑层次(也符合写作的逻辑层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写了什么,即文章的内容;怎么写的,即写作重点难点;为什么写,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学设计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设计。
   下面我以《斑羚飞渡》(人教版  七上)为例,我把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环节):
   1.文章写了什么?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全文“陷入绝境—彩虹启示—准备飞渡—成功试跳—飞渡成功—走向彩虹”六个环节。
   2.文章怎么写的?品读文章的精彩描写,体会语言的魅力。
   ①动作描写(详讲):传神运用连贯动词,使文章生动形象。
   课文重点:“试跳成功”这一部分,研讨其中精彩的动词。
   课内拓展:“雪地捕鸟”(摘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课外拓展:武松醉打蒋门神(摘自《水浒传》)等。
   ②斑羚叫声的描写(略讲)。
   3.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品读深层次情感,揭示文章的主旨。
   解读文本的用意;拓展阅读,引入深思;升华情感,明白生命的意义。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小课堂,大艺术。追求简洁,不是单纯的简单,它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追求新颖,不是单纯的新意,而是一种视野,一种品位;简洁与新颖的背后应该是精要,是智慧,是深刻,也是超越。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