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课程建设的英语教研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丽娟

  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是一所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学校,学校基于“办未来学校,育杰出公民”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互联网+游戏化”的教学改革创新。英语教研组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及国际理解水平,大力探索推进游戏化英语教学改革,在教研主题上由过去的单纯关注课堂改进,转向关注课程与教学建设,并依据游戏化的要素,开发了系列的游戏化英语校本课程。
  一、课堂改进转向课程建设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学科教研组都比较重视课堂改进研究,并以此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因为课堂优质了,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了,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了,教师才会成长;课堂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了,教育才会高效。因此,各级部门都在积极推进课堂改革行动研究。但是,从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来看,仅仅局限于课堂改进研究是不够的,教育改革不仅要关注教学改进,更要关注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建设已成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的关键。课程建设内涵更为丰富,不仅涉及了课堂改进,而且还包含了对学科课程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彰显着学校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二、英语教研组的课程建设实践
  天骄小学英语教研组充分挖掘现有的潜在资源和能力,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不断深耕,与时俱进,成立了英语教研组的三大共同体。
  (一)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教师团队,在研究、实施和开发课程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1)主题式课程。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提高学生对各个国家、民族和宗教相互依存、文化多元、社会公正等内容的认识,提高对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文化理解,形成求同存异的包容意识,对学生进行人权教育、和平教育及生态道德教育等综合活动主题学习。(2)游戏化课程。创设一定的国际理解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断感受国际理解的意义、增强国际理解的意识和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3)体验式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对话、沟通和交流,从活动中感受生活。
  同时,我们建立了课程管理制度体系,即课程领导制度、跟踪指导督促制度、教研制度,以保证课程落实到位;构建了一定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以保证开发的课程能顺利实行。
  (二)基于游戏化情境的Ipad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实践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Ipad课程开发的教师们集体研讨,共同谋划基于游戏化情境的英语课程。根据各个教师的特长爱好,将其分成教学设计组、教学执教组、信息工具研究组等,赋予不同的课程开发任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学,营造游戏化情境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极其重要,但限于课室物理结构的限制,以往的英语课堂是采用教师口说、手舞、足蹈等方式表现某一场景。显然,这种半成品式的语言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难以让学生专注地学习40分钟。鉴于此,英语教研组借助现代化教育信息工具,把Ipad引进课堂,研发出游戏化Ipad英语课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基于课本剧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实践
  英语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由每个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课本剧课程的教学实践。首先,备课组集中讨论,撰写剧本。其次,游戏化确定角色。怎样好玩、有趣,就怎样确定角色。如剧本中需要几个角色,则把全班分成几组,各自排练。然后分组上台表演,做到人人有上台亮相的机会,人人都能感觉到课本剧有趣、好玩。然后选择每个角色中塑造得最好的学生进行后续排练,形成精品课本剧。
  接下来,则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线检查学生们的排练效果。如建立演员微信群或QQ群,让学生们将表演录像上传到群里。学生和家长互相学习、评价和借鉴。教师根据视频,给予及时指导。如有需要,把视频发给专家查看,以便批评指正。最后成果定型,准备录制或展示表演。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备课组团队集中讨论、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和活动形式。
  三、学科教研组课程建設的反思与建议
  英语教研组通过三类课程建设,推动了科组建设和发展,有效增强了科组凝聚力,明显改善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从而促进了学生发展。在实践与研究中,我们形成了如下体会与思考。
  (一)充分借力校内外课程开发力量
  一般而言,学科教研组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理论、技术、方法都存在不足。这就需要学科教研组长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打造教研共同体,借助外部资源,发挥群策群力、智慧分享的作用,从而达成课程建设的理想效果。其一,整合学科教研组内部资源,打破教师“孤军作战”的格局,同时借助学校力量建立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开发力量。其二,寻求专家或社区、家长等外部资源的支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参与课程开发,整合校外可以利用的课程开发力量。其三,发挥教师的创造力,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度,通过头脑风暴促进思维碰撞,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
  (二)不断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学校要加强对学科教研组课程开发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充分发挥教研组长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领头羊作用,一方面推动教研组制定发展规划,明确课程开发的内容与要求,明确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定期评估课程开发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技术培训,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要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课程开发,与课程共生长同发展。
  (三)努力突破传统学科教研的局限
  课程建设思维既改变了学科教研组的职能定位,也改变了传统的教研内容和教研方式。它要求学科教研本身要更多地考虑教师的个性特点与专长,充分发挥教师共同体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要改变以往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随意性、活动内容零散、组织形式单一等局面,让教研活动不仅有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有聚焦问题的主题、明确合理的目标、目标达成后的反思与行动跟进;让教研活动不仅有单一主题的突破,还要从学科发展的视角研究教师、教学,实现教研活动的课程化。课程建设在这里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项正常工作,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