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合学科资源 助力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樊宇娟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提升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课题探究融合各学科资源,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在本校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学科资源;“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绪管理等能力,使学生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意志品质健全,为将来走上社会储备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適应未来的学习、生活,成为合格的公民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强健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优良的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对于高中生来说,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如何开发自己学习的潜能,如何在学习生活中专注地投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获得盎然的兴趣和美好的学习体验;如何增强自己直面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学习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提升直面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如何处理与社会、家庭、同学的关系等等问题都摆在他们的面前。而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引导,学生也渴望能够在这种指导下,进行自我心理保护、心理修复。尤其是本校学生,往往面对比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家庭的期望目标的冲突、渴望求知上进与薄弱的基础的矛盾、静心学习与浮躁环境的矛盾等问题,更加急需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
  近年来,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投入,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引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但目前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心理健康专职、兼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案和活动流程。二是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形成合力。学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心理健康自我保护、自我帮助的意识淡薄和存在顾虑等原因,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愿意去咨询,而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只局限于心理健康授课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教授心理健康课的教师,由于课时有限,班级众多,与学生的接触较少,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并不多,并不全面,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等缺乏针对性,实施措施的效果就不明显。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教学课时多,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更为了解,随机的、零碎的教育较多,但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欠佳。由此观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集合全体教师的能量,让全体教师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作用,从而形成合力。有针对、有计划、有组织、融合各学科特点的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未能展开。
  鉴于以上现状与问题,我们进行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旨在当前要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提倡学科融合,培养多学科、跨学科、多元化综合性人才的背景下,探究各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探究融合各学科资源的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策略,以期整合各学科有效资源,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式与内容、完善本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人员等的配合研究,我们发现本研究所提融合各学科资源,形成具各学科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可行的,是有实效的。
  一、 融合各学科有效资源,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理论依据和实践示范的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化思想就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由此观之,学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国外教育中,有很多融合各学科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实践示范。比如,将法制精神与道德意识的培养相结合,把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将自然科学的严谨和人文学科的艺术相结合等等。
  二、 融合各学科有效资源,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作为指导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见,综合各学科教材、教育、教师资源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指导依据的。
  三、 融合各学科有效资源,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具备基本条件的
  (一)高中教师具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素养
  从高中阶段的教师来源看,一种是高等学校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经教师招聘考试而来,另一种是高等学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经教师招聘考试而来。前者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时,就已经完成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习,后者则必须自修这两门学科,否则无法通过招聘考试进入教师队伍。因此,高中阶段教师都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自身心理健康做基本的评估与维护,也拥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素养。
  据“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597号建议的答复教建议字〔2019〕100号”“教育部督促各地各校切实按文件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过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学习,学校各层面的教师都有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
  (二)高中各学科有心理健康教育可用的丰富资源
  高中阶段各门学科中都有一些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心理学专业性强造成的疏离感,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以“语文”学科为例,就有很丰富的资源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资源,另外还有很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可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借鉴。   从教材内容来说,语文教材中的新闻作品,就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走出自我的小视野,关注外部生活,学会以客观的心理、公正的态度、从不同立场冷静地分析事件,进而学会处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语文教材中的人物传记,更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抗挫折教育,从不同视角,对传主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成就贡献等进行探讨,引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正确面对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矛盾、问题,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内容,也都可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素材。就具体篇目而言,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可以用来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以强烈的爱国心、民族责任感,坚定信念,牢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当学生着眼于大世界,胸中有大境界的时候,自然会淡化对个人点滴得失的计较,自然会少一些学业困难时的迷茫与徘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体悟爱意,在细节处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与家人相处,学会处理与家人的关系,学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回报父母、回报社会。《边城》中的故事亦可以引导学生正视青春期的心理,正面青春期的交际问题,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被弃的遭遇,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爱,保持独立的人格,拥有自己的事业与追求。杜甫的《蜀相》《咏怀古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等作品,可用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正确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学会以史为鉴,观察社会,学会选择与承担。
  从教学活动方式来说,阅读感悟法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体会人世间的温暖,引导学生以阔达的胸襟接受生活,以明丽的心态面对生活,以积极的追求学会生活;诵读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诵的情境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感动与不满等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的生活中难免有不快,有难堪,有郁结,我们不能勉强他们始终心境平和、始终积极上进,必须能够容许他们有不良情绪,那么,就应该引导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引导他们找到宣泄的适当的方式,而语文教学中的这些方式便是不二之选。
  另外,比如音乐学科的各种音乐,美术学科的各种绘画方式,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的积极内容与有效手段。
  四、 从我校的研究与实践来看,融合各学科有效资源,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错
  在国家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配合我们的课题研究,我校每周每班能够保证一课时的心理健康学科教学,除此之外,我校还有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安排,政教处安排班主任本月要安排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在课时保障、活动场地等基础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们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对本校全体师生的问卷反馈进行梳理,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掘不同学科的心理教育资源,最终形成了适合本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的,分学科、分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校本课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实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活动课方案的效果,及时反馈、思考、修正、探究,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活动课方案,完成了融各科之力的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校本课程并得以继续实施。
  通过以上研究与实践,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增强了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经过实践与探索,一方面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各科教师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方案的校本课程,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灵活、机动、适时地进行渗透与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及时、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该教育的分量,也提升了学生认识自我心理健康、保护自我心理健康等能力,对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使他们能够在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等的基础上,拓展兴趣、快乐学习、协调发展、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4(3).
  [2]雒焕国.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作者简介:
  樊宇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5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