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从2010年开始,牡丹江医学院开始招收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已经招生八届。从以往培养情况来看,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认知片面、基层服务意识不强、对前途迷茫失望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帮助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帮助国家培养既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又能扎根基层,有高尚职业道德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认同感;职业道德;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0-0131-03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General Directional Free Medical Students: Taking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s Example//YU Miao, YU Jie, LIU Bing
Abstract From 2010,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began to recruit general medical students for free, and has enrolled eight times. From previous training,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generalmedical students, such as lack of motivation, un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one-sided professional cognition, weak sense of servic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confusion and disappointment in the future. The author thinks,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andstimulat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lp general directional free medical students set up correct professional con-cepts,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help the country train all-rou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with solid medical knowledge, rooted in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noble professional ethics to adaptto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general free target-area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ethics; cam-
pus culture
1 前言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全科医师数量不足、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不高与不稳定等问题,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卫计委等多部门联合启动实施,自2010年起,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牡丹江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2010年起就开始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招生培养工作。为使培养的学生真正达到“下得去、得用好、留得住”的培养目标,本课题组针对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问题,在本校136名全科专业医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原因,为今后制订科学合理的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2 牡丹江醫学院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
职业认同感(Professional identity)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个体对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相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1]。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关系到他们如何对待学习和今后要从事的工作。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牡丹江医学院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普遍存在职业认知不全面、职业情感不稳定、职业期望不合理、职业价值观不清晰等问题。
职业认知不全面 调查显示,64.7%的学生报考这一专业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本身对此并不了解或不感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消极。虽然多数学生在填报本专业前就对国家定向免费医学生的相关政策有所了解,也是自愿报考本专业,但实际学习中对职业的认同感不强,对未来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了解,甚至41.9%的学生认为定向就业就是为基层培养乡村医生,对国家推动基层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政策缺乏了解,职业认知片面。
职业情感不稳定 调查显示,82.3%的学生热爱医疗卫生事业,但定向就业政策限制了其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自主性,尤其是想到未来需要按照协议要求到基层工作六年,部分学生出现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少数学生还出现转专业的想法。
职业期望不合理 调查显示,77.2%的学生认为选择本专业未来就业有保障,而且服务基层期间不能报考研究生,因此,学习动力不足,认为大学期间只要不挂科就行,不需要努力取得好成绩。对于未来就业,66.2%的学生表示协议约定的基层工作年限过长,影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协议期满,64.7%的学生表示不确定未来方向,只有33.8%的学生选择继续留在基层服务。不愿意继续留在基层服务的原因主要是提升机会少、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更有部分学生考虑到婚姻和子女受教育问题。 职业价值观不清晰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没有认识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缺乏责任感。23.5%的学生认为,今后如果有好的去向可以违约,支付违约金就可以,违约并不违反诚信原则,也不属于道德问题。
3 构建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必要性
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有明确的职业定向,他们的职业认同直接决定着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未来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因此,提升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基层服务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持续提升 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学费、住宿费,并适当提供生活补助,毕业后定向就业。由于没有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不能报考研究生,一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自由散漫。对定向免费医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能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未来工作的重要性,提升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将更多精力用于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有利于扎根基层意识的增强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定向免费医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一些学生认为,全科专业学习压力大,学习范围广,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还有学生认为,毕业后到基层服务,工资待遇低,认为自己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低人一等,基层工作没前途,对职业发展缺乏信心,甚至对基层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构建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提升职业认同,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强化扎根基层的意识和服务基层的意愿。
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仅会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影响他们今后在工作中对病人的态度。如果职业认同感低,就会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动摇,消极怠工,效率低下,对待患者缺乏耐心,只见疾病不见人,易发生医患冲突。因此,在校期间对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感培养,能够使他们对未来从事的工作由衷热爱,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更加热情、耐心,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
4 构建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途径
全科定向免费医学生在校期間是职业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职业认同状况是未来医疗卫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定向免费医学生未来是否能够扎根基层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校期间应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升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想要提升全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 学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对大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进行正确引导。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引用南丁格尔、白求恩、吴孟超、华益慰等优秀医务工作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以此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以“非典”为例,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世界的可知性、认识过程的辩证性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他们理解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从未停止过,与疾病抗争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人类健康需要无数医务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同时,牡丹江医学院思政课始终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参与其中,真实体验。在实践教学中,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悲喜交加的一节课,通过模拟婚礼、葬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教育和生死观教育;通过医疗微电影拍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医院现场采访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教育等。
注重学生医学仪式教育 在刚入校学生还未真正接触医学知识前,对全科定向医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医学生誓言宣誓。入学教育要有针对性,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国家免费培养全科定向医学生的政策和初衷,了解自己将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从而使其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最重要的是提升其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医学生誓言的宣誓过程也要严肃、认真,不可草率、流于形式,通过这一仪式,激发学生的从医热情,使其体会到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神圣性。
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学生会被繁重的专业知识所困扰而产生怠学情绪,这时更要注重仪式教育,如在解剖课上对“无语良师”(也称大体老师)进行的致敬仪式。“无语良师”是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无语良师”无偿捐献他们的遗体用于医学教学使用,他们是医学生从医路上的第一个“患者”,医学生尊称其为老师,因为“无语良师”虽然不直接传授知识,却通过自己的遗体使学生熟悉人体结构,通过自己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因此,在解剖课前,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对“无语良师”的致敬仪式,如讲述遗体捐献者的生平,带领学生向遗体默哀,以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医学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
在临床实习前,组织学生举行白大衣授予仪式。院长及曾经的授课教师给学生授予白大衣,并告诫他们,白大衣象征着他们肩负的荣誉和责任,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当有大爱、应有大德。通过白大衣授予仪式,使学生充分领悟生命的崇高价值,自觉养成悲天悯人的职业情怀,以仁心仁术点亮生命之光。
重视开展医学人文教育 定向免费医学生入学前普遍是理科生,人文素质较弱,对其进行人文教育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感受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对提升其职业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1)牡丹江医学院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医学发展史的内容,并列举一些典型的医学人物如希波克拉底、华佗等,以他们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为例,鼓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同时,列举人类发展史上一些重大的医学事件,如人类认识和攻克黑死病的过程,尤其是中国人在黑死病流行时作出的贡献,以此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2)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牡丹江医学院主要采取的方式有建立医学人文社团、借助网络开展人文精神宣传、树立典型人物、建立医学人文讲堂等。以身边的人和事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的贴近性与渐进性,增强他们的人文感受。
3)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强调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要尊重和敬畏生命。牡丹江医学院开展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认识到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5-87.
[2]陆超,陆韦.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科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6(22):215,217.
[3]石廷玉,王园媛,涂星.谈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可能的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86-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1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