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读写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我国,话题作文出现之时,教师大多鼓励学生写记叙文——熟悉、保险,写散文——语言优美、易得高分,而对议论文的讲解和写作训练则从简或较少涉及,这就客观上导致了“文学性”与“思辨性”严重失衡的教学现象,导致了学生“理性”“思辨性”低弱,思想苍白,思想缺席等现象。
   从小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之一,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自己的脑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解剖人生、思考问题,增加他们的思想的广度、思维的深度。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作文教学等方面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近年来高考作文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预设,有效引领,促进思辨;立足文本,鼓励质疑,疑中有辨;教为主导,长善救失,思辨有法。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好材料。如《祝福》中,柳妈这一人物形象是颇有争议的,即“柳妈是不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帮凶?”对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做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引导学生借用“罪”与“非罪”等法律知识,对柳妈是不是“帮凶”进行探讨,以辩论赛的形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在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柳妈是“帮凶”——诸如她奚落祥林嫂头上的伤疤,讲阴曹地府故事给祥林嫂听,害得祥林嫂惶惶不可终日,在精神上不断地折磨祥林嫂,无形之中加重了祥林嫂的精神痛苦,把祥林嫂逼上了死亡的境地,加快了祥林嫂死亡的到来。另外,从课文中“我”对柳妈描写的“打皱的脸”“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等语句里所流露出来的厌恶态度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现象归纳的思辨认知。而有的学生则持反对意见,认为:柳妈和祥林嫂一样,也是个受害者而不是杀害祥林嫂的帮凶。理由是柳妈也是个帮工,也受鲁四爷的剥削和压迫。柳妈的一些行为固然加重了祥林嫂内心的恐惧、痛苦,加快了祥林嫂死亡的到来,但评判柳妈是不是杀害祥林嫂的帮凶不能光看这些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而应看柳妈之所以这样做的动机如何。就动机而言,柳妈是出于同情祥林嫂才帮助祥林嫂想办法摆脱困境的,可以说她是好心帮了个倒忙。另外,她之所以会奚落祥林嫂头上的伤疤,讲阴曹地府故事给祥林嫂听,建议祥林嫂捐门槛赎罪,是因为她深受封建迷信、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毒害,是封建礼教、封建道德的又一牺牲品。在这里,这个学生是借用了“罪”与“非罪”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判断的,是一种从现象透析本质的思辨认知。像这样的课堂辩论赛,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经过一反一正的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无形之中就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阅读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那么作文教学教师更应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该命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较强的思想暗示性。此命题对说“不”不是全然否定,也不是全然肯定,要区别对待,行文就要在分寸上拿捏到位,也就是对一个事物不要轻易肯定,笼统否定。同时,该题在“符合题意”上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理解清楚“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内在含义。要准确把握题意,就要从以下三方面深入思考:首先,从反面理解,轻易说“不”意味着什么;其次,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说“不”;再次,为什么不能轻易说“不”。弄明白了这三点,也就弄明白了题目的含义了。从评卷老师反馈的信息看来,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繩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也就很难抓“准”了。要想抓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证地分析问题。议论文立论需要思辨性,论证也需要在思辨中进行。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想要什么“例子”就有什么“例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并不是靠“例子”取胜。一篇八百字的议论文,能举出多少字的“例子”呢?“例子”多了,辨证分析的空间就小了,就很难把观点说透。
   平时作文教学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呢?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由浅入深,提升思维品质。学生在写思辨性作文时,不是完全“无知”,而是缺少思维的深度。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使得所写文章的立意停留在“是什么”上,忽视在“为什么”上的深入开掘,缺乏思辨性。二、由此及彼,打开联想之“窗”。    联想,就是从作文题目的要求出发,展开对这个题目的内涵和特征的了解和把握。读完命题,学生不妨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与命题提到的事实有相似之处,若能快速准确地举出两三个典型事例,第一步就做好了。当然,为了避免形似而神不似,可以把话题材料的内容进行分解,若各小点对应相似,整体必然神合。考生要注意的是,不应站在单一角度选择同类材料,应多角度联想,扩充材料的涵盖面,为揭示问题实质作好量的准备。三、推陈出新,转换角度思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同一话题的思辨关系,多种多样。思辨性作文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构思。所谓思辨的逆向性,就是让思维形成对立面,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导致新的认识。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这就要求考生挣脱思维定势,转换思维角度,另辟蹊径,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
   在这里仅以现象与本质分析为例,谈谈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学生观察时一般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因此,指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如成功背后的艰辛,平凡中蕴含的伟大,表面热闹中潜隐的内在寂寞等。由于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特别是由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有暂时的个别现象,也有稳定的普遍现象;有必然现象,也有偶然现象。因而在训练时要使用不同类的材料,启发学生比照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样,来自通过思辨产生的顿悟,才能是科学而准确的。当然,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仅靠一两次训练是不能奏效的。因此,在每个学期开始,就应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做法主要有:(1)利用课前五分钟,以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训练。课上,教师让学生随机抽取一则两则材料,让他当场提炼观点,进而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2)课外,每周留两至三则材料作为训练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材料。训练时,要尽可能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多读书有好处。郑板桥却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反而有害。要求把这两则材料辨证统一到一个观点中去。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行,有点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材料的要点并进行分析:杜甫的名句,指的是广泛阅读,重点讲的是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它是必要的;郑板桥的名句指的是读书多而无所适从,谈的是读书后的思考问题。如何学以致用。两个人的角度不同。这两句话的连接点是:读书与思考,学与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二者统一为:既要广泛阅读,又要认真思考,学与用要结合起来。这里就要求学生应具备求同辨异的能力。
   除此訓练学生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哲理性课外读物,如哲理小品,文艺评论等。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陈玉桂,江西省赣州市潭口中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3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