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辅导员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因素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研究高校辅导员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影响因素,该研究构建了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实施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对全国51所高校的697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职业动机、发展意愿和项目经费保障是辅导员实施精品项目的促进因素,而精力不足以及政策、团队等外部条件保障缺失会阻碍精品项目实施。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采取加强队伍建设、科学设计项目内容、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以促进高校辅导员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精品项目;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4-0195-04
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是教育部2013年开始实施的面向高校一线辅导员和相关学生工作干部而设立的重点思政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积极响应,配套培育和资助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在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建設,是破解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难题的有益探索,是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具体实践。项目实施主体的辅导员在项目的参与度和实施成效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高校辅导员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影响因素并寻找对策,对于进一步推动该项目实施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模型与调查问卷
(一)概念模型
行为设计学创始人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B.J.Fogg教授提出的用以理解人类行为的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认为人类发生某个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足够的动机(motivation)、实施这个行为的能力(ability)、实施这个行为的促发点(trigger)。另一个行为学研究模型UTAUT模型认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社群影响这三个变量对个体行为意向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在充分参考这两个行为模型的基础上调研了部分辅导员,发现他们在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职业动能、评定考核和经费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精力不足及缺乏激励和团队支持等因素的阻碍。因此,本文在设计概念模型时充分考虑可能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其相关变量及其含义如下文所述。
1.“研究行为”维度
在结果变量“研究行为”维度中,本文总结为积极研究、现状满意和成果转化这三个变量,其具体解释是积极进行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申报研究,对申请或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现状满意,以及对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满意。
2.“促进因素”维度
在过程变量“促进因素”维度中,本文总结为职业动能、经费支持和评定考核这三个变量。同时将“职业动能”变量细分为责任感、事业心上进心和兴趣爱好这三个变量,“评定考核”变量细化为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价这两个变量,因为这些变量对申请或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具有促进作用。
3.“阻碍因素”维度
在过程变量“阻碍因素”维度中,本文总结为精力态度和保障缺失这两个变量。将“精力与态度”变量细分为精力不足和态度消极这两个变量,“保障缺失”变量细分为激励政策和团队支持这两个变量,因为这些变量对申请或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具有消极影响。
二、问卷调查
本研究以全国农业院校和江苏省部分高校共计51所高校的一线辅导员和相关学生工作干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纸质问卷、电子问卷及口头问卷等方式发放问卷720份,收回有效问卷697份。本次调查问卷的具体特征如表1所示。
三、研究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如下:首先,采用SPSS18.0软件提供的信度分析功能分析问卷的信度;其次,计算变量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以确认影响因素和研究行为之间的初步关系;再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研究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可以真实反映问卷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次问卷调查数据,无论是潜在变量的信度还是整体问卷数据的信度都大于0.6,整体问卷信度也高达0.856,这表明数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其信度分析结果详见表2。
(二)相关性分析
对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与研究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大因素与研究行为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和0.359,且都是p<0.000,这说明促进因素与研究行为以及阻碍因素与研究行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三)影响因素分析
1.“积极研究”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对应的观测变量为自变量,以“积极研究”变量为因变量,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逐步回归法分析,直到形成最优的回归方程为止。
在多重共线性检验方面,VIF>10,容差<0.1,表明共线性已经严重威胁参数估计的稳定性;VIF>5,容差《0.2,表明自变量问有非常高的相关性。“积极研究”变量的容差均大于0.6,VIF值均小于1.7,说明该回归分析自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因此“积极研究”因变量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积极研究=0.466×评定考核+0.364×职业动能-0.204×经费支持。通过多元回归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F(1,135)=5.621,p=0.019达到了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表明回归极为显著,即评定考核、职业动能和经费支持对研究行为的积极研究具有显著影响。整个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的37.8%。
职称晋升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一般都会将课题、文章、项目等纳入晋升指标体系,为此辅导员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是否能纳入职称评定高度关注。同时,考核评价标准是辅导员工作的指挥棒,是否将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项目的研究需要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而这些支持中经费是最基本的。经费的支持往往可以使我们的项目研究有良好的人员配置,有可以购买的基础设施和研究过程中的必要经费。 2.“现状满意”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现状满意”因变量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现状满意=0.337×职业动能+0.274×精力态度,即职业动能和精力态度对研究行为的积极研究具有显著影响。由R方=0.247可以看出,整个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的24.7%,如果考虑模型的简效性,调整后R方也有0.236,仍然符合上述结果。辅导员会因为“工作太忙”等日常繁杂的事务而阻碍自己正在从事的项目课题研究,没有很充足的时间去完成相应事宜,以及如果辅导员因为产生“态度消极”等个人负面情绪,也会促使辅导员安于现状,从而不能很好地推动其开展这个项目的研究。
3.“成果转化”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果转化”因变量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积极研究=0.440×职业动能。通过多元回归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回归极为显著,即职业动能、经费支持和评定考核对研究行为的积极研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整个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的19.3%。在辅导员的选拔招聘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上进心和事业心”的人会更容易被高校看中,因为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会有坚定的信念去从事正在开展的工作,包括具备相关的“兴趣爱好”都会促使正在从事的项目研究得到更好地完成,能够实现价值,向着正面发展。
4.影响因素示意图
综合上述三次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可以得到高校辅导员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行为的影响因素示意图,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行为的影响因素是职业动能(责任感、兴趣爱好等)、评定考核(职称评定、考核评价)、经费支持和精力态度(精力不足、态度消极)。
四、建议与对策
项目是辅导员工作的载体和抓手,也是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实践。为进一步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项目带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动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创新动力来源于一线辅导员,辅导员作为项目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兴趣、事业心和责任感,职业动能强劲,才会主动思考创新,并在实践中努力坚持。为此,各高校要树立人力资源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工作开展的动力来源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是要把控好辅导员队伍的源头,加强选聘力度,选拔职业目标清晰、职业意愿强烈的优秀人才担任辅导员,从而推动项目实施。其次,还要加强现有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强化其职业意识、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增强其自主参与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意愿和项目实施能力。
(二)加强宣传力度,提升辅导员对项目重要意义的认识
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凸显了时代特征和问题导向,体现的是辅导员工作的日常重心,对于引导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以及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新局面。但从本研究调研结果来看,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知晓率仅有90%左右。知晓该项目的人员中,认为该项目对于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占比为50.50%,甚至有12.05%的调查者认为项目会占用工作时间,增加工作负担。愿意主动去申请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辅导员仅占到调查对象总人数的47.56%。动机理论认为任何行为都是要经历认识过程、感情过程和意识过程,为达成协调一致而引发的作用。因此,要推动项目实施就有必要增强辅导员实施项目的内部驱动力。而驱动力的产生来源于学习和认知,所以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宣传推广,加深辅导员对项目意义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激发其职业动能,提升其项目实施的主动性。对于高校辅导员,项目培训会、经验介绍会等都是较好的宣传动员形式。
(三)科学设计内容,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于这个工作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工作烦琐、周期性强、角色冲突严重等特点,因此容易使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感,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调研结果显示,72.74%的调查对象表示工作太忙是阻碍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有高达96.98%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减少事务性工作,拥有更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会提高开展辅导员精品项目的积极性。此外,83.5%的调查对象认为采用团队工作模式给予支持,会提高开展辅导员精品项目的积极性。可见,辅导员精品项目既要有利于工作开展,又要避免增加辅导员工作负担。项目设计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项目内容要与职业定位相吻合,立足于日常工作重心,切实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二是可行性与适度性相结合,既要保障项目可实施,又要防止项目贪大求全,防止过犹不及。三是坚持个人为主与团队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团队的互补、支持、激励作用。
(四)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将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纳入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体系
激励是指以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为目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用多种有效方法,利用人的内在潜力和组织关系,做一切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行为。只有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才能使组织期望得以实现。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因此,要推动辅导员实施精品项目就有必要采取积极的行为激励措施。调研结果发现,收入待遇、职称评定、考核评价、荣耀感是辅导员最关注的问题。分别有90.96%和81.78%的调查对象表示将精品项目纳入職称评定或考核评价会提高他们开展项目的积极性,87.80%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学校对申请到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予以高额的现金奖励就会激励他们努力去探索研究。当前高等学校重科研轻育人,无论是物质基础或是人力资源上,辅导员工作项目相比专任教师科研项目而言要处于弱势地位。要促进辅导员积极以项目等模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学校首先要从认识上将辅导员与专任教师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以培养重视;同时,还要将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纳入职称评定、考核评价、科研奖励中,提高辅导员参与项目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经费少,校级项目经费一般在1万以内,实施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辅导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因此,加大项目经费支持力度也有利于调动辅导员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庞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5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