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动情中化触动为行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物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调节着我们的行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特别容易受情感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感熏陶中增强学习动力,化深情触动为积极行动。
  一、在即时评价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学生并非首次接触本课程涉及的道德教育内容,只不过这些教育未能在他们的行为中落地生根。学生的行为固然离不开榜样的引导,不过偶尔的反面教材也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通过捕捉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即时评价,可以深化学生的道德准则认知,增强他们的自我約束能力。
  在“尊重他人”的课堂教学中,有两位学生突然争吵了起来,起因是A学生让B学生帮忙传递文具时叫B学生为“黑蛋”(B学生皮肤颜色较深,女性),B学生受了刺激,反过来叫A学生“小白脸”(A学生皮肤颜色较浅,男性)。双方剑拔弩张,开始争吵。笔者发现这个苗头后及时制止,先让双方冷静下来,然后让他们反思争吵的原因,明确起因是彼此以貌取人没有尊重对方。至此,笔者总结了学生的发言要点后,重申了教学内容: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能够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虽然表面上是尊重他人,但是考虑到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尊重他人其实也是尊重自己。学生的一些行为缺乏自觉性,教师应该对他们在课堂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即时评价,用理性和真理征服学生,使其内心深受触动,及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在预期未来中调整学生的不当行为
  虽然学生的某些不当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却可以对学生的学业和道德养成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学生之所以会漠视某些不当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暂时没有认识到这些不当行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因而,教师要在学生不当行为萌芽时,为学生推演不当行为将产生的不良后果,引导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随着学科科目的增加,学生面对的教师也在逐渐增多。亲其师,信其道,但由于教师很难让每位学生都满意,所以就会对部分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这种不良情感倾向无疑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揭开情绪的面纱”和“品出情感的韵味”教学中,笔者设置了这些活动: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产生的不良情绪对自己有哪些影响?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长期的抵触情感会对自己有哪些影响?在对未来的合理预期中,学生将各种不良后果一一列出,多数学生突然发现由不良情感所产生的后果比自己的预想要严重得多,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以自觉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
  三、在建言献策中增进学生的公民意识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关键是我们面对社会缺陷和不足时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举止,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反思与批判中积极为社会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规则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制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现行的社会规则可能会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在“遵守规则”教学中,笔者以学生的购票经历设置教学情境:通过身高判断儿童是否享受半价或免票是我国多数行业的通用标准,但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儿童的身高普遍增长较快,很大一部分儿童已被排除在优惠范围之外。对此,很多学生表示委屈或不满。面对这种儿童票购票规则,我们该如何改进呢?学生探讨后,笔者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所做的调整: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针对广州长隆集团下属多家乐园以身高作为儿童票购票标准的现象,代表消费者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广州长隆集团当月就将原“学生票”调整为“青少年/学生”票,身高达到1.5米及以上的儿童可购买相关优惠票。这种以年龄兼身高为标准的儿童票购票规则也正在向全国逐步推广。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明白现有规则即使失去合理性,也很少会自行调整,规则的调整和完善离不开我们的努力,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建言献策中积极改进规则,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行动离不开情感驱动,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将知识情感化,将情感知识化,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3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