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聚焦高阶思维提升阅读品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阅读并不只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与知识相遇,经过自己对文本解读、感悟、分析,最终形成自己新的收获。聚焦高阶思维,提升阅读品质,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高阶思维;阅读品质
  
  提到阅读,人们往往认为这是语文、英语的事,其实数学学习同样需要阅读。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可以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发展高阶思维,提升数学素养。然而,目前存在着很多老师对数学阅读重视不足和方法指导不到位的现象,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 数学阅读的意义
  身处21世纪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时代,掌握“记忆、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处在教育一线的我們,必须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放在首位,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阅读中,学生们可以探索数学的文化美,体验数学演变的逻辑美,以及真正挖掘知识的精神美。这在数学课上是难以给予的,但是我们在数学阅读课上可以做得很好。
  而高阶思维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良好运用,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高度,也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能达到的程度。如果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水平上,那么课堂的呈现就会很枯燥。长此以往,不仅教学质量停滞不前,而且学生对数学阅读也会有一种抵触的心态。
  二、 数学阅读的现状
  纵观数学阅读,不难发现情况并不乐观,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教学现象:学生低年级分数很高,到了中高年级成绩直线下滑;有的时候题目很长,会读却无法读懂;很多时候题目似曾相识,换了一个数据,抑或是换了一个情境,又不会解答了;背的出大量公式,却无法正确运用……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学会数学阅读,无法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看看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一)学生方面
  主要表现为阅读的内驱力不足。总体来说,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热情不高,一般在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会多读几遍,或者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当需要阅读了,才会进行阅读。此外,学生能直接接触到的数学阅读材料,通常以小学生数学报为主,很少有学生会上网查找有关数学的材料进行阅读,家长们也很少会给学生买一些适合的数学绘本。
  缺少阅读的材料,缺少阅读的规划,缺少方法的指导,没有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的习惯,没有读后交流的习惯……这些都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层面
  主要表现为阅读教学的经验缺失。一线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而书上的知识点都是由一个个例题组成的,每一课按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教授新课、练习巩固、总结回顾……就可以顺利教学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可阅读课上要教什么?怎么教?当教师都不知道如何教的时候,又谈何指导学生?
  缺少经验的汲取,导致我们对数学阅读课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以绘本阅读课《剪剪贴贴算面积》为例,笔者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目标侧重于知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方法经验及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加工能力,长此以往,学生怎能对数学阅读感兴趣呢?若将数学阅读知识放进数学课程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遵循数学阅读素材所呈现的数学文化脉络,在阅读中感悟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尝试将本课的学习目标从纯粹的“知识传授”目标,转化为“学科知识+阅读方法”的目标,即: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开展数学整本书阅读,并能用思维导图整理阅读内容,同时提出自己的阅读疑惑;积极参与阅读交流,探索用合适的测量单位,测量不同面的面积;能将阅读内容与数学知识进行勾连,提高阅读能力。
  三、 数学阅读的方法与实践
  数学阅读与高阶思维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呢?下面以数学绘本《剪剪贴贴算面积》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宏观阅读
  数学阅读是对阅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重整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的再组织。教师应努力挖掘阅读素材中学生普遍忽视,却又有价值的阅读材料,在孩子面前呈现出数学发展的主干脉络和相关的知识逻辑线,贯穿于孩子的数学学习,并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素养为“支点”,去撬动所学知识背后蕴藏的数学文化。
  在教学绘本《剪剪贴贴算面积》时,笔者第一次是这样设计的:
  ①认识“区域”
  ②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③测量规则图形的面积
  ④测量平的表面积
  ⑤测量弯曲的表面积
  笔者第一次的数学阅读设计,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将数学阅读引向了更偏狭窄化的境地,整本书读什么、怎么读全部由教师来决定,对于为什么引导孩子阅读,孩子能读到什么,阅读的本源和本真是什么,统统都被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假象所遮蔽,更不用谈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高阶思维。
  反思设计,这次的阅读教学成了对阅读素材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的拼凑与嫁接,孩子能自主阅读参透的阅读内容,为什么不让孩子自主去建构呢?鼓励学生从绘本的整体结构、内容、主题等方面开始宏观阅读,了解整本书讲了什么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还没弄清的一些问题,再尝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例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以面积这个主题词入手,从纸的中间部分开始展开绘制,发散性地向周围延伸。用直线或是自然弯曲的线条连接关键词,如“不规则图形”“规则图形”“平的表面积”“弯曲的表面积”“标准测量单位”“非标准测量单位”……在绘制过程中,注意要层次分明,可以选择粗细不同的线条,字体的大小、颜色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思路,从而加强记忆。在反复研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继续添加新的关键词,让我们的思维导图更加完善。   在宏观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对绘本的知识点分析、整合,还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制出富有个性的思维导图,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微观阅读
  以绘本《剪剪贴贴算面积》为例,可以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某一个点,展开微观阅读。例如书中讲到“区域”,我们可以进行自主的研读,什么是区域,怎样的范围可以叫做区域?你能举例说明吗?又如書中提到的“标准测量单位”“非标准测量单位”,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共读一起来解惑,学生在合作交流沟通中,多种思维碰撞、互动生成,形成对阅读素材新的理解,进而研究选择哪个单位、要用多少单位去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规则图形的面积”“平的表面积”“弯曲的表面积”等不同的面的面积。
  无论是自主研读还是合作共读,学生都是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无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批判能力。
  (三)发散阅读
  在教学之后,我们需要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阅读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主动增加阅读弹性时间和空间的设计,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丰富学生阅读的内涵,通过阅读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这也是数学阅读的价值所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增设了以下环节:
  1. 简单交流阅读了《剪剪贴贴算面积》之后,有何收获和发现?
  2. 说说你还准备探寻哪些问题,准备怎么去阅读解决?
  四、 小结
  关于面积我们还有很多的疑问,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知识点进行展开读,我们也可以将自己还未解的一些疑惑开展深入读,不管是展开读,还是深入读,我们都可以通过去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
  数学阅读的延展设计,能够激活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经验,多角度的数学阅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空间更加宽阔,数学思维更加有条理,也使学生与阅读素材不断走向融合,并不断寻找着新的数学生长点。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需要明白,数学阅读并不只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我们要改变唯知识至上的想法,让学生通过阅读与知识相遇,经过自己对文本解读、感悟、分析,最终形成自己新的收获。聚焦高阶思维,提升阅读品质,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王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2]李栋.“祛魅”与“返魅”:小学生数学阅读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
  [3]舒慧洁.以“读图”促“读文”:提升小学低段学生读文能力的绘本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一叶,江苏省太仓市,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4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