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导向教学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邹邵林 林爱民

  摘 要:文章构建了“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并结合课例,阐述了该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教师智慧“主导”,凸显学生“主体”;选取真实地理情境,促进自主探究;问题导向教学,实现深度学习;五育并举,螺旋式上升。
  关键词:真实地理情境;问题导向;五育并举
  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是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构建基于真实地理情境和问题导向的课堂为目标,笔者构建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流程(图1),设计了“‘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课例[1](发表于2020年《地理教育》第3期),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特点。
  一、教师智慧“主导”,凸显学生“主体”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师生互动。教师基于真实情境创设问题,学生在问题导向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师生是学习伙伴,教师捕捉课堂生成,智慧 “主导”课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学生主动学习中掌握必备知识,铸就关键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课例中,教师根据“课标”中“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的要求,选取真实地理情境,巧妙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农业产业活动的数据、图表和地图。学生通过一系列自主活动,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解释区位因素对农业产业活动的影响。
  其中,教师智慧“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根据课标要求和教科书选择真实地理情境;创设有利于引导教学的问题,组织、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与其互动,适时指导课堂学习;适当布置课后巩固和拓展问题。凸显学生“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认真阅读地理情境材料,主动融入教师设计的情境;在基于情境的问题引导下,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与教师互动,及时反馈学习情况;课后自主复习反思。
  二、选取真实情境,促进自主探究
  1.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
  本课例一共创设了四个情境,包括一个简单的导入情境和三个相对复杂的探究情境。课堂导入情境是“农村常见的劳动场景制作的小视频”;三个探究情境分别为:“湖南水稻生产”“中国绿色米都——建三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高产稻、有机稻、优质稻”,都以粮食问题为中心展开,都是学生熟悉的、真实的地理情境,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体验,深刻理解情境所蕴含的意义。
  2.体现关联性,便于设计问题链
  课例中的三个探究情境有一条共同的主线——水稻生产,便于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性,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形式,有逻辑地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新知、发现未知中发展地理思维和探究的欲望,拓展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紧密联系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内容
  课堂教学通过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农业的概念,避免了情境仅作为“导入”的做法。三个探究情境覆盖了课程标准中“2.5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内容要求,并且按照湖南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P56~60“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编排,分别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等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符合“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的要求,也突出了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关联性,便于学生找到基本的依据和资源。
  4.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三个探究情境蕴含的问题,覆盖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各个方面,即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主要体现在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科学技术因素包括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政策等。创设的情境具有启发性、合作性、探究性,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有利于课堂生成性问题的产生,促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问题导向教学,实现深度学习
  1.有利于深度探究
  本课例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地理情境材料,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从情境中获取信息的方法,训练整合信息、综合思维的能力。创设的问题有思维含金量,有探究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并产生生成性问题。如探究活动一中“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试分析湖南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九州粮仓’的优势条件(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在三个材料中获得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暗示学生从上述方面分析湖南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九州粮仓”的优势条件。问题涉及的农业依赖自然条件中的多个因素,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完整和准确的“认知结构”、能够根据“认知结构”获取信息、按照“认知结构”得出相关结论。本课例教学板书与探究活动的问题紧密联系,按照三个探究活动的次序,分三次先后板书“自然因素”“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模块。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突出,使学生能形成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结构框架,并综合地理解、解释和解决农业区位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3.有利于融入地理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中“2.11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在必修2的教学中融入地理信息技術。本课例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制作数据统计图表,分析、判断哪些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农业产业活动的数据、图表和地图。探究活动二的材料“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则有利于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
  4.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提倡和鼓励学生呈现开放性思维,具有创新性表现。本课例设计有开放性的问题,如“学生课前调查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制作数据统计图表,分析、判断哪些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再如,探究活动三中“分析上述材料,结合课前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调查,说说农业还受哪些区位因素影响。”
  四、五育并举,螺旋式上升
  本课例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如通过美好的农村生产场景、丰收景观等实现美育教育;用袁隆平等农业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农民的辛勤劳动等,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新发展理念,激发学生努力进取,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例选择情境时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熟悉到陌生、结构良好到不良结构、社会生活实践到地理学科学术的情境。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学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导入新课的情境是农村常见的劳动场景,情境和问题都较简单;活动一的情境是“湖南水稻生产”,问题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依次展开,知识结构相对良好;活动二从南方来到北方的“中国绿色米都——建三江”,对于湖南学生来说相对陌生;活动三涉及到农业方面的学术情境如精准农业等,问题拓展到国家农业方面新的发展理念等,知识结构也更加复杂。采用本课例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方法,实现学科素养螺旋式上升,满足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林爱民,邹邵林.“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J]. 地理教育,2020(03):1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