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引领,感受阅读、表达之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世界上的一些伟人、名人及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的学者等,无不是从大量阅读引起的阅读兴趣,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
关键词:兴趣;阅读;积累;表达
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量不大,阅读水平也不高,理解能力还处在一个浅显的阶段,但他们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乐于模仿,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求知欲特别强。而且喜欢小动物,喜欢猜谜语,喜欢阅读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孩子们了解了蝌蚪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以后,我选择了一组生动有趣的谜语诗作为拓展阅读内容,进行群文阅读。这5首谜语诗,有儿童诗,有古诗,都是写小动物的,读起来难度不大,朗朗上口,充满童趣。通过读诗猜谜,让学生了解诗中所描写事物的特征,掌握谜语诗的阅读方法,感受读谜语诗的有趣,并尝试编谜语诗。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一、读《小蝌蚪》,教给方法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后,我出示儿童诗《小蝌蚪》的内容,并隐去题目,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读通顺。接着请他们再读诗歌,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小动物,孩子们因为刚学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一下子就猜出了谜底。猜出谜底后我请他们第三次读诗歌,找一找依据,并用笔圈出关键的词语。孩子们很容易就找出:池塘,小小身子墨晶晶,一群群,扭扭摆摆,五线谱上跳动的欢音,卸去尾巴,系上绿裙,十里蛙声等词句。在引导学生找依据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归纳板书:样子、颜色、动作、声音、生活习性等关键词语,为后面引导学生创编谜语诗做好铺垫。
最后老师引导总结:同学们,你看,读谜语诗的方法多简单啊。我们先读诗歌,把诗歌读通顺;然后猜出谜底;最后找依据,圈出描写它的特征的词语,你们学会读谜语诗的方法了吗?我们再来读几首谜语诗吧。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引导阅读《致老鼠》和《蜂》,巩固学习方法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虽然知道了阅读的方法,但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这个环节体现教师“扶”的作用。
老师带领学生阅读《致老鼠》,先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按照读通顺,猜谜底,找依据的步骤进行学习。
学生先自己朗读诗歌,把谜底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如果拿不准,可以稍等,带着疑问,再去读。再读诗歌,边读边思考,找依据,圈出写它特征的词语。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1号把找到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对方听,再给他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号看看同伴找的有道理吗?你还找到了什么?你们的答案一样吗?最后请学生汇报。
《蜂》这首诗则由同桌俩合作阅读,然后在班里交流,展示。
三、自主阅读《蜗牛》和《蝉》,掌握学习方法
接下来,我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从《蜗牛》和《蝉》这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供帮助指导。最后进行交流展示。
学习过程由扶到放,体现了学方法、用方法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谜语诗的特点,感受谜语诗的有趣,进一步积累语言,为创编做铺垫。
四、展开想象,模仿创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强调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语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学习表达。因此,最后我安排了模仿创编环节。
我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他们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读了五首诗,每首诗都写了一种小动物独有的特征,真有趣!你们想不想也当当小诗人,也试着编一首有趣的谜语诗呢?”
二年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再加上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既有语言的积累,又有方法的指导,孩子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较小,语言积累毕竟有限,我决定降低难度,给孩子们搭一个支架:先出示熊猫的图片,引导他们说说熊猫的特点有哪些,再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创编,让他们觉得创编谜语诗并不难,他们也可以当个小诗人,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创编,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你长得( )
真可爱
有吃不完的( )
真开心
整天帶着一副( )
真酷
可是你也有烦恼( )
最后出示长颈鹿、小狗、小猫等小动物的图片,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试着编一首谜语诗。
课后,孩子们纷纷搜集、阅读、创编谜语诗,随后的展示交流课上,孩子们的作品异彩纷呈。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和写作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让我写”变成“我想写”。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人生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朋友,是这个世界能馈赠的最好、最优秀的礼物。我愿和我的学生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共同感受阅读与表达之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