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聪
摘要:针对目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由教师、学生以及所在学校评价为主的现状,建立了新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家庭教育和教师工作状态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因素,学校管理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间接因素。本研究可为今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小学
一、 引言
我国从2002年颁发《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到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以及国家发布的一系列关于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和文件的发布表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家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主要以由教师、学生以及所在学校的评价为主,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科学性及公正性缺乏,没有相应的科学依据和监测指标体系,学生不能积极融入对自身的评价过程。因此,本研究尝试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今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本校和兄弟学校小学1~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学生、教师和家长分别为690人、250人和575人。1~3年级各年级有80人,4~6年级各年级有150人。删除统计过程中明显存在问题的无效问卷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人数分别为659人、208人和545人。
(二)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和整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适合我校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和因素的三级指标体系,见表1。
通过对我校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相关教育研究者和社会人士共152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德尔斐法确定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见表2。
上述评价体系中,学生成绩以实际成绩计算,其他指标采用标准化的量表,测量项目以三级指标为准,每个项目编制4到5项子项目。一级和二级指标的结果由三级指标的结果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其中,每一级指标(学业成绩除外)结果的评价标准如下:[80,100]为优秀等级,[70,80]为良好等级,[50,70]为中等等级,[30,50]为预警等级,[0,30]为需要干预等级。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应用SPSS软件进行检测。
三、 结果
由表3知,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和家长的评价结果均处于中等水平,学生道德水平的评价结果稍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评价结果稍低,学习素质和社会素质均处于中等水平。
(一)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机制
1. 学校管理因素
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主要从校长的领导力、学校的运行机制和学校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衡量。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学校的学校领导力、学校文化建设水平以及校长的领导力均处于良好水平。其中,校领导的沟通能力和学校的制度建设得分稍高(表4)。〖LL〗〖HJ0.35mm〗
2. 教师因素
从教师课堂教学状况和教师职业状况两个方面对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师因素加以评价。从教师课堂教学状况来看,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学习方法指导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结果也表明:在当前的大班教学状况下,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还很难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气氛不是十分活跃。
3. 家庭教育因素
从成长期望、民主平等、正面鼓励、父母的沟通与陪伴和品格形成5个方面对调查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家长也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但是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和沟通方面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
从教师工作状态、家庭教育状态和学校管理效能三个方面研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构造了学生综合素质影响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由图1可以看出,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教师工作状态和家庭教育,学校管理主要通过教师工作状态对学生素质施加间接影响,其间接影响力为0.83×0.49=0.41。
四、 结论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和教师工作状态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因素,学校管理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间接因素。同时,在学校管理方面,应该加强教师的集中管理和学校领导创新发展的能力;在教师方面,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对课堂气氛和学生主动性的调节能力并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教师的职业疲劳感,提高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加强与孩子的陪伴和沟通以及正面的鼓励。
参考文献:
[1]吴钢.现代教育评价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孙巧荣.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3]李琼.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4]马跃.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6):18-23.
[5]杨九诠.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文摘,2013(4):68-70.
[6]张顺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对策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07.
[7]江汝,吴婉婷,孔德环,等.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调查[J].课程教学研究,2016(11):11-17.
[8]郝建秀,张志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改进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6(9):5-7.
[9]李伟涛.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方法与方法论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16(7):37-41.
[10]蘇夏.实施多元评价方式 促进综合素质提升[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79-2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5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