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写而有法 深刻说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畅

  摘要:议论文写作讲究说理深刻,有理有据。深刻独到的议论分析可以映照出学生强有力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适当运用,从而彰显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做到写而有法,说理深入,从而写出优秀的议论文。
  关键词:写而有法;深刻说理;说理分析
  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应呈现出一定的思维能力,无论是论证材料的选取、文篇结构的成型还是语言表现,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当下的高考作文却呈现出议论分析过度扩展,缺少逻辑思维,论证分析 “假、大、空、高”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思维长期陷入现成的、权威的、公认的牢笼中,考场写作就会跌进不沾边的、无关的、错误的思维陷阱之中。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做到写而有章法,论述有深度。
  一、揭示本质、分析背景
  在观点明确的基础上,议论文写作一定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阐释。好的议论文应该对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有针对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抓住当下较为热点的社会现象由表及里地分析现象发生的本质,并且指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所具有的意义。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现象开展对核心主题或者事件本质的探索,从而将论证的边缘界定清楚。然后,揭示事件存在社会问题的原因及意义。比如,我们以“袁隆平成为大学生的偶像”事件进行论证分析,阐释事件发生的本质以及原因,从而将议论分析引向更深处。具体文段如下:
  袁隆平应邀参加湖南农业大学的开学典礼并致辞时,学生们欢呼,上演“大型追星现场剧”。学生们看似追星,实则是对袁隆平所做出的贡献的一种肯定。这绝不是个例,在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当下人们对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的推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们把献身科学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是科教兴国的一种觉醒。
  二、内涵阐述、解析原因
  议论文论证分析深刻的前提是论证合理、正确。在论证分析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核心概念进行内涵界定,对事理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多层次、纵深式地分析论证。
  首先,对概念内涵进行阐释,解读概念在不同时间、对象、范围、状态下的不同表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进行全面地分类,然后进行全面有力地论证,从而揭示问题的复杂性。引入相近的概念,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从而引导学生甄别同中之异,澄清不同本质。比如,我们以作文题《配合》为例,学生通过概念的界定法列出了以下提纲:①配合是一个跳出舒适圈,与世界交往的过程;②配合绝非是一方的妥协与退让,而是双方的思想汇总;③配合不是盲目从众与追捧而削弱了个体的光环;④配合于自己,是个性的彰显与提升;配合于群体,是价值的提升与崇尚。从提纲中我们可以感知到该学生很好地运用了内涵阐释法对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该学生认为“配合需要与世交往、配合允许差异存在、配合不可盲目从众”,这三个概念内涵的界定恰当,而且有一定思想深度。最后文章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再次明晰“配合”这一概念。
  其次,由果溯因,探寻前因后果。议论文分析论证需要不断地进行有效的追问,从而探寻出事情发生的源头,揭示事情的本质。这样可以深入多向地论证分析。比如,2017年全国卷谈“高考”的话题,有学生提出了“高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公平的途径之一”这一观点,学生巧妙地运用了由果推因的方法进行说理论证分析。具体文段如下:
  正因为高考,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正因为有了高考,社会才能有所进步;正因为有了高考的公平,才能让我们不断努力,奋斗不止,才能实现一个精彩人生。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向推因,全面地、深入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高考是公平的机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平台。
  三、联系生活、大胆假设
  写作强调“我手写我心”,现实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写作议论文,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着手,进行分析和说明。在议论分析中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大胆的假设,然后进行推测求证,可以增强议论文的说理性。比如,谈到教育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思考教育体制对教师的要求,等等。谈到“调和”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对当下中国“文化共融”“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实话题,大胆地假设,展开分析,实现议论文说明的效度和说服的力度。再比如“经典文化”与“通俗文化”这一话题,学生可以对自己支持的观点联系现实,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具体文段如下:
  试问没有经典阅读,整日沉浸于通俗文字阅读中,人们的思考力与对美的感知还能走向更深的境地?假如没有经典,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还能得到涵养与升华?假如没有经典,社会还能持续不断地前进?经典之所谓经典,有其必然的原因,也凭此在通俗文学盛行的今天能够坚守一隅、经久不衰。
  四、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是自我反思和批判思维能力的体现。辩证分析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看问题,充分体现事物的两面性和矛盾性。比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议论文中,学生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辩证分析法,可以将观点表达得更加全面。如果缺少了辩证分析,论证往往存在一种自以为是,强词夺理的感觉。所以,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巧妙地运用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比如,以文题《和为上》为例,具体文段如下:
  中国自古讲究“和”,但是需要注意“度”。“和”不是“和事佬”,不是一味地去妥协和退让。“和”需要有一定的尺度和通达。比起绥靖主义者求取暂且的苟安,我们当然更赞同维护国家利益的抗争;比起以岁币换来的一时安宁,当然更支持毅然的奋起。“和”决不能失骨气,触及到底线;“和”决不能丢尊严,有所松懈。
  由此可知,学生在坚持“和为上”观点的基础上,退一步提出“和不是一贯地去妥协和退让”,然后说“和是一种通达,是一种骨气坚持,是一种尊严的维护”,这样的观点分析更加全面深入。
  辩证分析除了需要我們用一分为二的方式去看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学会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全面准确地表明观点,让论证分析走向深入。比如,以文题《拒绝贪欲》为例,学生通过用联系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揭示“拒绝贪欲,坚守自我”的结论。
  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需要写而有法,说理深入。如果考场中学生能够巧妙地运用以上说理分析的方法,则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思维深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写作的思维就可以不断升华,最终在高考考场中长出碧绿的叶,开出芳香的花。
  
  作者简介:周畅(1982—),女,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6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