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深读诗歌,促进思维发展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段厚永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简单地去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和体系。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经验对外部传递过来的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将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个人独特的意义或者独特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经验也会不同,那么对接受到知识经验的处理选择和解释都会不同,自然生成的新的解释,或者叫知识也会不同。
   建构主义学习观也对教学产生了影响,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首先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这是教学的起点或者叫原点。其次,教学不能简单地把所谓的“知识”简单生硬地“填灌”给学生,而应该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原点,创设一定的情景和支持,引导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原点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
   从建构主义学习角度来看,学习者的思维发展也是在原有的思维能力或者叫思维原点之上进行发展的。而教学应当创设情境和支撑,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一,笔者在具体的课堂中进行了努力的尝试。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的发展。下面笔者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具体阐释。
   一、找到思维原点
   此篇课文出现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诗歌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所以在设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凭借已有的诗歌阅读鉴赏知识能力阅读这首诗歌所能达到的程度便是本堂课学生思维开启的原点。然而,作为学生他们自己并不清楚这些原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以一定的形式或者活动促使学生自己调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诗歌。为了找到学生思维原点,笔者设置了几个小的活动。
   1.读一读题目,说说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2.跟随诗人的笔触,读一读塞北的雪,说说你的感受。
   3.再读全诗,说一说这是    的送别?
   这三个小活动都比较容易。第一个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题目把握文章主要围绕雪和送别两个主题内容来写的。同时也顺带了解歌行体的文体特征。有学生也能够把雪和送别结合起来看,看到是在大雪纷飞的环境下送别友人回到京城。第二个活动和第三个活动,意在让学生初步阅读诗歌,看看他们到底能阅读到什么程度。在说塞北雪的感受的时,学生普遍能够感受到雪非常大,而且塞北很冷,进而能够联想边疆苦寒,环境恶劣。第三个小活动,学生相对理解较为深刻一些。“依依不舍”四个字是最先出现的,特别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赏析很精准,能够读到对友人远去的不舍,久久伫立凝望,甚至还有些担心友人一路的安全。其次是热烈欢送,情谊浓厚。帐内音乐置酒热烈浓郁,而且还送到军营之外,送到轮台,越送越远,可以说是情谊浓厚。
   三个小活动,促进学生调动基本的诗歌鉴赏知识,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但单凭这原点的思维还不能真正走进诗歌深处,对诗歌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表层。但这个环节也是不能绕开的。这是阅读的初感,也是思维的起点。
   二、突破思维障碍点,让思维更深刻
   已有的知识,阅读初步感受,这是思维的起点。从教学角度来说,这是教学的起点。但从思维发展角度来说也是思维的障碍点。如果想思维得以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个障碍点。促进思维发展的方式很多,但对于诗歌阅读,尤其是古典诗词而言,一定要依托语言,从学生阅读初感出发。充分咀嚼语文,在咀嚼中质疑和反思。
   看到送别诗本能的想到依依惜别,能够从送别场景中读到热烈浓郁的情感已经不容易。看到大雪纷飞,本能的联想到天气苦寒,而且诗中确实有不少关于寒冷的描写,进而联想到将士们生活艰苦。这苦寒的环境下送别,又本能地想到是以境衬托依依惜别的情感。这些本能的理解,其实不一定是作者的感受,只是学生们的“感受”。诗歌阅读一定要时刻跟随作者的心境才能真正走入诗境之中。
   为了促进思考,笔者设置了思考活动。
   边地的雪很大,气温也很低,这里很冷,边地苦寒,环境艰难,这应该是大家在这样环境里的感受吧,但不见得作者也是这样的感受吧?再读诗歌,细细咀嚼,诗人感受和你们的感受真的一样吗?
   此处的再思考,是对前面学生初感的质疑和挑战。课堂会迅速冷下来。大家重新思考,重新阅读。在学生思考陷入停滞的时候,老师需要适当给出支撑和台阶。如“忽如一夜春风来”,老师引导“春风”给人什么感受,进而理解“忽”字的妙处。学生自然瞬间便会被点燃。春风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而忽然就来了,内心充满的欣喜之情。那么“梨花”仿佛回到了阳春三月的江南,而且是“千树万树”这样壮阔的梨花盛开的场景,内心一定溢满了喜悦与激动。这样引导和和铺墊之后。“即飞雪”的“即”和“忽”字异曲同工之妙瞬间便能思考出。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理解也不仅仅是渲染悲凉的氛围了。有学生说道:“‘百丈冰’是夸张,但‘瀚海’浩瀚,两个词展现出了边地独有的雄浑壮阔的场景,不仅是悲更有雄壮豪迈的感觉。而这种雄壮豪迈的感觉好像诗歌很多地方都有渗透。”在词句的咀嚼和辨析之中,思维发展逐渐深刻,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三、抓住文本内部矛盾,激活批判性思维
   孙绍振先生主张文本矛盾分析,他认为艺术形象是作家刻意变异了理想化的形象,这种艺术化、感觉化的形象和逻辑中的科学理性是矛盾的。而我们分析文本要有矛盾意识才能进入文本深处。从教者角度而言,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矛盾分析的情景,从而激活思维,深入阅读文本。为了帮助学生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去展现文本内部矛盾。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而言,至少有两层矛盾。笔者把它化做了两个情景活动。
   1.边塞苦寒,将士们铁衣冷得难以穿上,环境应该极为恶劣的。但通过大家的细细品读和咀嚼,会发现作者不但不苦,反而觉得惊喜惊奇。这似乎有些矛盾。    2.送别友人,难舍难分,这是我们能从诗中感受到的。不过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诗歌上半部分景物描写所呈现出的氛围特征与这送别的难舍难分的情绪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你如何看到这种情与景的矛盾?
   第二个活动一定要在第一个活动充分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两个活动都有思维含量,学生需要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学习知识和经验,即便这样也很难完成,批判思考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的点拨和引导。
   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候,大家七嘴八舌能够感受到这里风光和内地不同,这里雪大,来得早。这里浩瀚广阔的天地,冰雪覆盖的奇特景色让作者内心惊喜,让作者深深的喜爱这里。所以便不感觉苦了。能思考到这一层已经不容易了,但还没有真正解决矛盾。笔者在点拨时进行了历史还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在盛唐时代,大家普遍有着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每一个人都为自己是一个唐人而骄傲和自豪。我们今天不是依旧为汉唐盛世而自豪吗?想象当时的人该如何!同时,盛世之下,每个人都想有所作为。边塞立功,博取功名是很多文人另一条封侯拜相的捷径。高士便因军功封侯了。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在这背景助力之下,学生思维马上便打开。如:
   生:岑参是怀着建功立业的雄心来边塞的,所以一切的寒冷艰苦在他看来都不算什么。
   生:看到边塞迥异于内地的自然风光,反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为能够见到如此美丽的边塞雪景而骄傲,充满了热爱山河的豪情。
   师:那你们对“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是否有新的理解,仅仅为了渲染天气的寒冷吗?
   生:我觉得不是,更像是渲染战士们不惧严寒以苦为乐的豪情。
   生:“不得控”“冷难着”只是客观的描写天气确实寒冷。但并没有出现丝毫人物的情感。但通过诗句其他部分能够感受到,我想这将军应该和岑参一样热爱大好河山,一样热爱着神奇美丽的边塞风光。
   师:很有创意的理解。你能想象面对这样的环境的申请姿态吗?
   生:感觉可能是微笑的,也可能是目光坚毅的。
   生:我感觉可能是不以为然,有些蔑视。
   师:总之,根本不把这当回事,这就是那个时代将军的精神和气魄吧?你觉得将军可能是谁?
   生:封常清。
   师:不错,是当时的英雄。诗中的将军真的能如此理解吗?还可能是——?
   生:会不会是岑参自己?(有些不自信)
   师:大家想想有没有可能?
   生(众):有可能!
   师:当然有可能。这就是诗人精神气质所在。大家能够抓住文本内在矛盾去深入分析,这就是对的。再深入思考时,大家不知不觉透过雪景,透过送别场景的描绘,同学们已经感受到岑参诗句背后昂扬奋发的心境。边地苦寒,与他而言又算什么呢!只不过是更增添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更加激发了自己昂扬奋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思考情与景不一致的时候,思考更加深刻了。有学生直接说:“其实我觉得情感是一致的,因为送别诗有些不舍,但并不是哭哭戚戚那种悲伤。这和景物之中的豪迈情感是一致的。”
   通过提供文本内部矛盾情境,还原历史情境,学生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深度思考,批判性思维得到很大锻炼,同时能够咀嚼出文字背后渗透着诗人强健的精神和气魄,对诗歌的理解也更上一层台阶了。
   四、对比勾连,让思维更开阔
   1.同时期同题材对比思考,读懂精神内核
   如果真正分析诗歌形象和情感,对比分析是比较好的路径。从培养批判思维角度而言,对比也非常有利于激活思维。
   投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把今天学的这首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另一首诗对比一下,大家明显感觉到这两首诗的情感基调完全不同。仔细读一读两个题目,比较一下,能否读出情感不同基调的原因?对比之下,对送别时的情感、情景的关系是否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生:情感基调完全不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蕴藏着深深的悲痛哀伤之情,而今天学的却完全没有。我认为一个是“左迁”,一个是“归京”,二人的境遇不同。所以诗人的感情不同。
   生:我补充一点,我觉得“龙标”这个地方也很重要,是偏远的西南地区。
   师:很有眼光,都看到了关键点。如果把你们俩的发现放在一起,再细细咀嚼品读一下,再读一读今天所学的诗歌。你对岑参送别友人回去的情感是否有新的认识呢?
   生:一个是贬官到偏远的地方,一个是回归京城,可能还是升官。所以岑参送别时不悲伤,而且还设酒欢送。这中间好像有点祝福的味道,所以欢送。
   生:(迫不及待)老师我补充,感觉不仅是欢送,是祝福。更有点羡慕,岑参来这也是建功立业的,搞不好也期待像这位友人一样衣锦还乡呢!
   师:再对比下,对这里的雪景。
   師:再看苦寒边地的绮丽之景和独特的送别,其背后所渗透的情感底色是完全一致的,情景相融,完美无间。
   这个对比活动,把学生刚刚通过比较大的思维训练形成的学习经验固化下来。同时又调动了以前诗歌学习经验,二者相结合,对比再思考。思维难度和含金量都有所提高。但学生在前面思维沉淀的基础之上,在理性思维腾飞的过程中,对送别时的心境理解又有新的突破,对文本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
   2.跨时空的对比思考,传承文化精神
   同时期同题材的诗歌对比,更多的时候从诗人不同境遇的情感下进行理性思考,通过这样的思考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情感和内涵。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不同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如果把不同时代的文学进行对比,就会发现风格迥异,更会发现文学的时代性。这需要有宏大的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很难具有,但这也是思维增长的空间所在,是我们培养思维的方向所在。
   投影:比中显气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发言角度:意向特征、意境氛围、情感特征、精神气质、字词咀嚼……
   同是边塞诗词,虽然文体略有差异,但细细比较,深入思考能够看出唐人和宋人的精神气魄的差异。这个对比思考的空间非常大,课堂中学生思维也被充分打开。学生有从整体氛围角度对比思考,感受到了这首词整体上压抑,传递出悲愤无奈愁苦之情,而岑诗却昂扬乐观。也有从“孤城闭”感受到了危机紧迫,这就是宋代边塞诗特征,而唐代瀚海纵横,豪情万丈。比较思考的内容很丰富,这里不一一赘述,但学生的比较和思考还只是停留在诗词本身上。少、稍做点拨,比如问“同为边塞诗为何风格气魄完全不同?”学生自然能够想到是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心境也就不同了。
   通过对比和小组讨论发言,大家最终明白:这首宋代的边塞词代表作以苦调为主,色调低沉,给人压抑悲愤之感。唐代的边塞诗,雄壮豪迈。一个雄壮而昂扬奋发,如壮年的英雄,意气风发,一个悲歌慷慨,壮而悲,如暮年的英雄,穷途末路。不同时代决定了诗人心境的不同,不同的心境决定诗歌的气象不同,一个大气磅礴,一个悲歌慷慨!
   诗歌读到此处,才算真正读懂,读透。诗歌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也才慢慢渗入学生心中,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文化种子也会在学生心中慢慢生根发芽。而这一切的课堂过程开展都以情景活动的设置为支撑。这就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对课堂要求要有充分的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之上,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批判,不断地前进。向文本深处前进,更向自己思维深处前进。文本的空间和内涵也不断开拓,不断展现出新的内涵,新的精神世界。而学生的思维也不断开拓,生长,腾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7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