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工作任务、学习情境、学生工作页、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研究,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工学结合;工程测量;工作过程;教学设计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的工作方案,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深度融合,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课程始终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课程教学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通过走访调研,优化教学内容,进行工作任务设计
  以路桥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工程测量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通过对一些行业企业和从事工程测量的测绘公司进行走访调研,了解毕业生在道路工程测量方面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同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课程教学团队的访谈研讨和对实际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结合路桥行业测量岗位需求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重新编写了工程测量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主要研究与实践。课程目标详细描述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
  二、基于工作过程和工学结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使学生从被动型学习转换为主动投入型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本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和工作页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定的真实学习情境中,通过工作页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来完成工作任务,以达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之目的。
  (一)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施载体,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单元。设计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归纳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设计都是基于工作系统化的理念,在真实和仿真模拟的学习环境中,以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工作的形式,依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阶段组织实施教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体现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学生工作页设计
  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依据学习情境来设计学生工作页,每个任务对应于一个工作页,其主要内容包括引导文、学生信息、任务名称、任务描述、学习内容、任务目的、工作具体组织方式、教学条件与资源、方法及手段、参考课时、提交成果等内容。在学生工作页中还设计了与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问题,将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测量方法、操作过程、技术要求等以问题的方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问题导向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其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
  (三)教学组织实施方法设计
  1.第一次课设计。第一次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更为重要,另外,对于即将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也不知道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将来能胜任哪些具体的工作,所以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安排好第一次课,以便为该课程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进行开场白设计,很多学生喜欢一门课程往往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程的老师,教师的执教风格、谈吐方式、语言组织等是否能够吸引学生,让其对这门课感兴趣,从而集中注意力听讲是很关键的。其次,要列举工程实例,最好是教师亲历的测量工程案例,着重讲解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到了哪些测量知识和技能,讲解时配合多媒体手段,做到图文并茂或有视频演示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让学生知道自己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来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岗位工作。
  2.合理采用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是采用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以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并用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做到各种方法结合采用、灵活运用,不同的工作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课堂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反馈法等,并结合多媒体视频、微课及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创造条件和机会到工地施工现场参观、实习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场情景,贴近实际,最大程度地鼓舞学生参与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考核与评价设计
  本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每個任务的完成,学生都需要经过从接受任务、学习准备到组织实施、检查控制这样一个具体的工作过程,所以在考核评价时,对于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充分体现这门课程的特点,本课程采用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是在学生实施工作任务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各个阶段,从学生的信息检索(如知识查阅与应用)、工作过程(如学习与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程度等)和工作结果(如知识掌握程度、质量等)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设计,根据评价指标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结果性考核可采用口试、笔试和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口试以随机抽签方式进行,由教师提前根据小组人数设置考签个数,每个考签上设置一些特定的题目,把工作任务涉及到的内容都概括进去,让每个学生抽一个考签直接口述答题,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和评定标准当场给分。这样,学生都会知道考签上是什么题,但不知道考试时会抽到哪个考签,所以学生不得不提前去准备,从而起到了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直接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心理素质。笔试环节与传统的试卷答题形式不同,这里主要侧重于这门课的内业计算、数据处理和方案设计与编写等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该项工作任务的案例或现场测量数据以纸质文本的形式发给学生并现场计算,主要来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操作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侧重于仪器的操作、应用以及单项工作能力方面的考核,避免有些学生在工作中懒于思考和动手操作、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每个工作任务都是以百分制单独进行考核与评价,按照过程性评价权重为60%(其中学生自评20%、学生互评20%、教师评价20%)和结果性考核权重为40%(其中口试10%、笔试15%、操作考核15%)来核算出此项工作任务的成绩,再以所有任务评定成绩的平均值来计算学生最终的总成绩。
  三、结束语
  在高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进行了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依然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学习和更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寻找新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形成更加适合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沈燕芳.“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时代教育,2016(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5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