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记录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2004年一线专职科学教学中使用“科学记录本”至今的实践出发,明确“科学记录本”的三个实践策略:保证学生充足的记录时间;“科学记录本”的记录形式与学段相挂钩;“科学记录本”作为学生期末终结性评价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记录本;实践策略;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的财富。我担任了16年的一线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明确每节课的重点;学生找不到提高自身课堂效率的方法;学生专注于实验玩耍,忽视实验中的观察与思考……长此以往,学生被动学习,将逐渐失去对学习的乐趣。如何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 “科学记录本”的内涵
  “科学记录本”,是用来记录与科学学习内容相关的本子。经过多年实践发现,32K暗线卡面办公软抄是“科学记录本”的最佳选择。教师教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使用“科学记录本”,就能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做笔记、勤思考、好动手、喜探究。当学生翻开“科学记录本”,他们就能清晰地见证自己收获的科学知识及科学技能。
  二、 “科学记录本”的实施策略
  本人从实践经验出发,通过三个方面来说一说“科学记录本”的实施策略。
  (一)充足的记录时间是保证“科学记录本”效果的前提
  针对学生做笔记基础弱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记录。因此,教师应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包含“充足记录时间”的规划。
  (二)“科学记录本”的记录方式应与学段挂钩、区分
  根据教学经验,教师应当创设符合学生学段特点的记录方式,以方便学生的记录,落实“科学记录本”的实践。我将“科学记录本”的记录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
  1. 低学段:填表为主,画图辅之
  低学段学生书写能力弱且费时,但是喜欢绘画,因此“科学记录本”的记录方式以填表为主,画图辅之。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有效地完成科学本的记录。
  2. 中学段:文字为主,图画为辅
  中学段学生书写能力和速度明显提升,教师可在“科学记录本”中引入文字记录方式。学生采用文字记录与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保持他们对科学记录本的兴趣,愿意、主动做好记录。
  3. 高學段:科学记录,据实为本
  高学段学生侧重于思维的表达和科学记录方法的培养,因此,老师既要将记录本的控制权交给学生,又要保持科学概念及学习过程的完整性。教师鼓励高学段学生以本课内容为主干、以事实为基础的前提下,采用自己喜欢的科学方式记录,同时担任监督、调整学生记录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角色,促使学生有效使用记录本,并思考如何改进记录方法。
  (三)“科学记录本”可作为学生期末终结性评价的有效载体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科终结性评价的重点是学生所达到的科学素养水平,包括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三个维度;还指出评价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因此,我首先将“科学记录本”的内容载体划分为主体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两个部分,使之符合终结性评价中的三个维度;其次,强调了教师批改和评价;最后设置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单元评价单。(表1)评价单采用0-10分的量化评分方式,评价单的分值为学生的期末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
  1. 内容载体
  (1)主体
  “科学记录本”的主体由板书、实验单、思考题和思维导图四部分组成。
  ①板书
  板书,呈现的是一堂课中所需讲解的科学知识要点,以方便学生吸收掌握相关知识,板书以简洁扼要为宜。学生通过抄录板书明确本课重难点,将自己上课所得与板书进行对比,就能明确自己在科学概念中掌握的不足与优势,为表1提供依据。
  ②实验单
  实验单,是科学课探究学习的载体,更是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根据不同的学段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验单,以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探究能力。(表2)
  ③思考题
  思考题,特指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针对本课教学内容自发提出的问题。苏教版五上《太阳和影子》一课中,学生想知道:重影是怎么来的?无影灯为何无影子?思考题具有个人特色和班级特点,促进了学生质疑、求知等科学态度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查阅资料、做实验等办法自主解决思考题,并在本单元教学结束前逐一解答。建议教师及时记录各班思考题,并仔细做好解疑工作。
  ④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教师可在每个单元结束和学期复习的时候,指导高学段的学生制作本单元或本学期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
  (2)多样化学习形式
  教师根据实际课程灵活设置“科学记录本”的学习形式,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常采用的形式有:拓展题、资料搜集、日记、摘要。
  ①拓展题
  拓展题,分为两类: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拓展视野、扩展思维的机会。如智力题:找出图中隐藏的五角星;二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思考、提升学习的空间;苏教版三下《纸》一课中,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纸在不同方向上的结实程度不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纸的纤维结构去探究此现象的本质原因。
  ②资料搜索
  资料搜索,分为两类:一是课前资料搜索,起到预习作用。苏教版六下《有利于生存的本领》一课中学生查找的课上发言资料——比目鱼的防身术;二是课后资料搜索,用于拓展和丰富本课的知识点,发散学生思维,满足学生求知欲。苏教版五上《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一课中学生做的课后资料搜索——海马繁殖方式。
  ③日记   日记,常用于学生进行长期观察或实验的科学研究项目中。在苏教版四上的《养蚕》一课中,学生连续73天观察蚕的生长过程。观察期间,他不但使用了画图、视频拍摄记录的方法,还给蚕宝宝取名、观测蚕的进食速度、观察蚕的蜕皮和结茧等。在《养蚕交流会》中,他灵活运用“科学记录本”上的信息进行有理有据的交流,赢得同学、老师的赞赏。学生也从这样的学习交流过程中明白了记录信息的重要性。
  ④摘抄
  摘抄,指学生记录一些科学、科技事件或知识。我在四年级科学课上做了一项实践:科学课前5分钟播放《了不起我的国》,学生写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四年级的学生用稚嫩的语言这样记录:“中国发明出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已经超出美国同类型无人机,彩虹5的航程、瞄准都非常好。‘彩虹’无人机都是由二十五六岁大学本科毕业的年轻人制造的。”教师在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同时,弥补了学生在科技文阅读量偏少的问题,增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也让学生们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祖国,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长期坚持摘抄,对科学保持一贯的兴趣。
  2. 教师批改和评价
  教师及时、认真批改“科学记录本”,既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做好课程调整,开展针对性的复习工作,更为教师评价提供依据。
  实践证明,“科学记录本”就像一本“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科学素养的培養和提高。学生通过完成“科学记录本”,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课、做笔记、勤思考的好习惯,逐步做好小初过渡。教师可借助“科学记录本”将科学教学延伸至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本文中学段划分为:低学段指1-2年级;中学段指3-4年级;高学段指5-6年级,不再逐一说明。
  参考文献:
  [1]洛里·福尔顿,布赖恩·坎贝尔.万学(译).刘绍江(校).科学记录要以学生为本[J].科学课,2007(10):48-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陆婷.科学课教学中图示法板书设计探析[J].科学课,2019(2):83.
  [4]张陈江.我们的科学记录本[J]科学课,2007(10):50-52.
  作者简介:马燕莉,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7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