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化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传统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究教学法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将其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电和磁》单元知识为基础,从利用课堂问题引导、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开展课堂实验探究三方面出发,分析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和倡导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转变,主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并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探究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这一全新理念和要求,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顺应改革发展的趋势,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基于现实学情来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最终构建起探究性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一、利用课堂问题引导,激活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的学习起源于疑问和思考,问题是疑问和思考产生的起点,所以问题引导应该作为探究教学法实践运用的基础。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来精心设计问题,以保证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次,教师需要选择合适时机,以巧妙的方式来向学生提出问题,用提问来引导学生,充分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与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授《电和磁》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为了激活学生们的探究欲望,笔者结合教材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如下:我们都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磁性制作的,那么大家能够在不借助直接接触指针的情况下,使小磁针转动吗?接通电流的导线在靠近小磁针后,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课堂问题引导,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和优化师生、生生间的关系,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活跃教学氛围。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作为探究教学法实践运用的核心。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按照科学的标准与原则,将全班学生划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整体水平的大致相当,随后再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对先前自主探究的问题展开讨论、互动、沟通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和互帮互助,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有效优化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授《电和磁》第二课时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为学生们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首先,在本节课程正式开始前,笔者便早早来到教室,利用课下时间对学生们进行分组,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然后,笔者再为各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在各组进行巡视,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同时对各组进行一些指导。这样一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开展课堂实验探究,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科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彻底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积极地组织和开展课堂实验探究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实验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和深入到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步骤和过程、认识实验反应的原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内容, 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
例如,为了加快学生们理解的速度,在理论知识教授完毕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开展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活动开始后,笔者让学生们独立设计实验,通过亲手实践操作,加深自身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课堂实验探究,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探究教学法在学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直接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这也是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力和支撑。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大胆思考与深入探索,通过利用课堂问题引导、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开展课堂实验探究等途径,来推进小学科学的探究式教学,实现科学教学的转变、革新与升级,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紫佳.探究式教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14-115.
[2]周洪波.淺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4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