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君涛 展金梅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驱动下,智慧教育和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以提升课堂信息化教育教学有效性为抓手,推动智慧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关切的热点话题。文章论述了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缺乏正确的认知、投身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师资力量不足、可适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未能落地以及实习、实训条件设施不足等现状,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总结性地提出了提升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以期为智慧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作出贡献。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2-0015-04
  一、引言
   伴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高职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加深,智慧教育与智慧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方向。[1]智慧教育背景下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及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成效。以智慧教育提升信息化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智慧教育改革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当前高职教育较为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在先进信息技术的带动下,作为高等教育主力军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借助智慧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课堂教育教学水平亦是必然趋势。
  二、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何为“有效”?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有效果”“有效率”。在教育领域,“有效果”可认为是对教学是否有效的判断,其关注的是效果的有无或结果的好坏。“有效率”是续用了经济学的概念。这里的“有效率”是把教学活动当作教学投入,教学效果成为教学产出,则教学“有效率”可以表示为“教学产出÷教学投入”。有效性还可以延伸到“有效益”的层面。“有效益”可认作是对教学效果影响力的推算,受益学生的人数有多少或学生具体所取得的进步程度多高。
   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业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本文倾向于华东师范大学孙亚玲的提法,即有效教学的评价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是在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2]。
   由此本文认为,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其核心是学生是否取得进步和发展,有多少学生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然而,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推动下,如何才能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从智慧教育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一步展开论述。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创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是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教学的追求。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互联网+教育”有效实施的时代要求,也是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改革,落实教育部实现信息化教学计划的客观要求,还是高职院校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追求。同时,智慧教育教学相较于常规的信息化教学,也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利用智慧教育方式、理念和思想来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1.智慧教育有效实施的时代要求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VR、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和多样性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逐步进入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情境之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信息化教学完全适应,对其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相对落后。在“互聯网+教育”阶段,如何高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推行信息化教学计划和信息化教学改革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有效实施智慧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巩固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的效力,就必须依靠教师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现阶段,智慧教育的理念还未深入到高职院校教师的心中,智慧教育手段和方法远远未被掌握和运用,智慧教育的硬件环境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智慧教育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尚未得到有效的实施。
  2.教育部推行信息化教学计划的客观要求
   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明确阐明“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3]。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职业教育要着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4]。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强调“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5]。
   从上述教育部发布的文件内容及要求来看,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必须响应政策的指引,着力提升信息化教学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才能“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
  3.高职院校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主观要求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授课方法和教师角色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做好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和引导工作,也要做好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推广运用工作。对于如何高效践行智慧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高职院校教师有着主观性的要求。因此,在信息化教学是永远的主旋律的驱动下,高职院校教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需要,提高信息化教学和实施的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方能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现状
   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进程,各个高职院校加大了对信息化教学的投入,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建设沉浸式教室,设计和开发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增强培训和辅导师资力量。然而,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仍然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直接降低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缺乏正确的认知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计划、准确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制订合理清晰的教学计划,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讲授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理解并能合理地运用知识。因此,要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积极配合,师生共同协作,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但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教育教学有效性的认知不深入,简单地认为是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缺乏引导学生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认识,只满足于课堂照本宣科、机械模仿。这样的课堂势必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2.主动投身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师资力量不足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特别是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后,其办学规模、数量、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却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①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教师数量却增长缓慢,部分新开设专业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②年龄过大的教师或新入职的年经教师创新能力略显不足,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难以通过智慧教育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就难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③由中职院校升格或者是新设立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均来源于职业院校,较综合性大学的师资队伍而言,学历学位层次较低,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相对滞后。
  3.可适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够
   近年来,高职院校也积极参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运用,纷纷引进并选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和地方性的精品在线课程联盟平台中的MOOC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这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水平。然而,真正让教师易用、学生易学、师生受益的教学资源依然不多,学生通过智慧平台学习后,仍然存在无事可做、无事要做的心理状态。其主要根源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逐年丰富,但满足学生切身需求和开展自主学习的课程不够,出现多而无用的窘境,真正适用的教学资源远远不够。
  4.“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没有落地
   信息化教学推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来实施教学活动,采用协同合作的学习方式,启迪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运用。由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有些课堂信息化教学流于形式,注重“形似”,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师生互动不断,表面上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知识传授未能完全呈现,教学目标往往落实不到位,使得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课后无法进一步完成知识的运用。
  5.实习实训条件设施无法满足需求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强调技能的培训为主、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重课堂、轻实践和实训教学不深入的现象,造成教学有效性出现低效、无效或负效。与此同时,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原有实训室的设施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实训需求。虽然部分高职院校通过购买VR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或设备来缓解实习、实训的压力,但这也只能为部分专业的学生服务,无法覆盖更多的专业和学生。
  五、智慧教育助力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互联网+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智慧教育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作用也逐渐明显。在“互联网+教育”的形势下,智慧教育将会是未来教育的一种常态,势必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缺乏、实训条件设施短缺、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将助力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1.学校的角色和担当
   (1)出台规章制度,激发教学热情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岗位为中心,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明确学校目标定位,结合智慧教育时代的背景,制订并出台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激发师生教学热情,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回归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回归主体。
   (2)加大硬件投入,优化智慧环境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支持下,加大智慧教育的硬件投入和建设,兼顾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夯实智慧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和提升智慧硬环境。
   (3)引入智慧平台,构建教学载体
   随着信息技術和课程教学的深入融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势不可挡,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学实际,引入智慧教育平台,选用优质的满足教学需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多样性的教学载体,降低教学难度,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4)引进仿真系统,促进实训落地
   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任务,是学生适应岗位需要的重要环节。学校应推动实训信息化的进程,引入专业对口、学生喜欢、教师易用的仿真教学系统,打破现阶段“重教学、轻技能”的现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模仿、亲自操作,促进实训学习过程落到实处。
   (5)加大资源建设,丰富智慧资源
   除了引进智慧教育平台之外,高职院校在资源建设方面,应更多地促进校内教师参与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校内教师能立足地方需求,了解学校特色,明确专业特点,知晓学生实情,熟悉教学方法,能够设计和开发出更适合应用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教学资源,既能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高效的作用。    (6)扩大培训范围,个体全面并重
   智慧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不应局限于少数几个教师,应该扩大培训范围,吸引或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做到个体和全面并重,注重团队建设和培养,培优扶强、共同推进。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创新人才
   高职院校不应只重视规模的扩大,还应重视教学水平和内涵的提升。一方面,根据专业特色,制定创新性人才引进计划,为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增强本校师资队伍的实力。另一方面,建立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8)建立创新评价机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仅仅针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教学管理上有所改变。一些学者曾提出“高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但多年后的实际情况是“一切依旧”。因此,学校应当结合智慧教育的背景,推行智慧教育方法,建立创新型评价机制,采用激励举措,对尝试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师给予经济奖励,推动“以评促教”“以赛促教”的创新活动,才能革新当前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的角色和使命
   (1)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智慧技术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和推动学生创新思维,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将职业素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应用为主导,构建智慧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同时,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研究智慧技术和智慧工具。在智慧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智慧工具和智慧平台,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打造扎实的专业技术素养和娴熟的实践操作水平,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2)优化教学设计,探索教学策略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在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构建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施教过程。同时,根据分析教学内容、学情,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智慧型教学策略,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
   (3)注重教学过程,巧用智慧手段
   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质量和自我提升的水平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在了解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巧用智慧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课”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
   (4)引入教学评价,反思教学效能
   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习的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时,可以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开发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理念,实施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对学业质量进行评估,并反思教学的不足和成效,借此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
   (5)提倡团队协作,打造优势力量
   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建立团队协作意识,结合学科特点,集中优秀教师,打造优势力量,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分享优质教学课件、教学经验、教学视频等信息化资源,促进教师协作交流。
  3.学习者的角色和转变
   (1)转变学习观念,参与智慧学习
   学习者要主动转变学习观念,积极加入到智慧教育的浪潮中来,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课堂信息化教学活动,培养互联网思维,参与智慧学习。
   (2)加强学生本位,增强团队协作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推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要树立学生本位思想,积极主动出击,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并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和创新性团队,加强团队协作,提升团队实力。
   (3)善用智慧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要主动利用智慧学习工具,如PPT课件、微视频、QQ、微信、微博、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并主动了解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达到能用、会用、善用智慧学习工具和手段,将课堂学习的教学内容延伸至课下,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效。
   (4)注重课堂研讨,促进线下交流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研讨,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利用互联网思维培养解析问题的习惯,改变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善于与同学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5)锤炼学科知识,转化智慧成果
   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各类搜索引擎工具,针对感兴趣的具体事物挖掘分析,运用学科知识多方面搜索资料,提炼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利用创新思维和智慧工具转化研究成果,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服务社区和地方经济。
  六、结语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它需要以智慧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6]。为此,高职院校应正确确定其角色和定位,打造智慧學习环境,为智慧教育提供技术支撑;教师要转变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和智慧教学技能,培育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智慧,让学生拥有智慧;学生则要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通过智慧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闾志俊.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6-10.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教技[2012]5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的通知[Z].
  [4]教技[2016]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 规划》的通知[Z].
  [5]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Z].
  [6]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编辑:李晓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0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