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群文阅读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邵林峰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开展的好坏与否,将对学生知识素养、语文能力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将群文阅读这一形式引入进来,促使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更多,将学科价值发挥到最大。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群文阅读的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對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优化策略
  一、 引言
  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群文阅读这一形式引入进来,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其思维品质、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深刻地意识到群文阅读的内涵、价值、效用等,以此来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为教学活动持续、顺利、稳定地开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群文阅读的实践路径加以分析,是尤为必要的。
  二、 群文阅读的概述
  所谓的群文阅读,就是将一组文章,以特定的原则、方式组合在一起,以此指导学生阅读,促使其在阅读中逐渐地形成自己的见解、观点等,使其的思考力、阅读力有所提升。
  而在群文阅读的分类上,其主要包含着两种关系。第一、“上下行”关系。就是以一篇文章来带多篇文章,核心文章大多数都以教材课文为主,所补充的文章用于完善背景资料、信息等,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品味作者思想,使其的阅读程度得以进一步地深化。
  第二、平行关系。平行关系是指,在群文阅读中,教师所选取的文章,在重要程度上是基本一致的,能够提炼出不同的学习点、重点,学生所运用的学习方法、阅读方法也可以平行借鉴,其具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但要求教师在选择文章时慎重、谨慎,将平行阅读的内涵、价值等展现出来。
  三、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一) 巧妙选取文章,推动教学开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围绕着某一议题,将多篇文章整合在一起,促使群文阅读的实施,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以深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文章的某一主题思想来选取其他文章,也可以围绕着某位作者、文章的某一写作手法、表达方法来选取文章,并在最后阅读多篇、精选文章,使阅读教学得以持续、稳定地开展下去。
  例如,在讲解《回忆我的母亲》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使其的最终阅读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定一个主题,如“母性色彩”,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选取几篇阅读文章,譬如,《麻雀》《偷粮》《血色母亲》等,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动物、人这两个角度上,去深刻地了解母亲对孩子的爱,使学生的学习体会得以深化,将群文阅读的应用价值展现出来。
  (二) 传授阅读策略,强化教学实效
  在群文阅读这一模式下,学生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阅读多篇文章,可谓是时间紧、内容多。至此,学生在阅读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浏览、略读、默读等,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导致其的阅读质量、阅读速度都跟不上,急需教师的引导、帮助等。至此,在这其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传授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阅读质量、效率,使得阅读教学更优质、更高效。另外,教师在材料选取方面,也要引起注意。在选取材料时,可以按照同一作者、同一主题、同一类型、同一本书,来选择,真正地实现以点概面,使阅读效果得以增强。
  例如,在以《故乡》为核心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就可以为其传授相应的阅读策略,使其群文阅读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下去。比如,先让学生在3分钟内浏览全文;在这之后,再为学生布置任务:“找寻到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文章中共有几个人?”让学生在文章标注出来;最后,向学生设问:故乡的“改变”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在哪里能看到?让学生扫读、跳读、浏览等,使其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选用同一主题的文章,如《家乡的桥》《故乡的红薯》等,让学生对这些文章的类似桥段、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特点,使阅读效果得以进一步地强化。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更加高效、优质,使其在群文阅读中不会感到吃力,促使其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得以切实地提高。
  (三) 引发学生质疑,促进思维发展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在群文阅读的模式下,也应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来引导学生质疑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始终思维活跃,使其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感悟、知识,使阅读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一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感受“归隐文化”,就可以将陶渊明其他的作品引入进来,如,《归田园居》《五柳先生传》《饮酒》等,并引导学生“这些作品虽然辞藻没有那么华丽,却都是古朴之风,将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将作者热爱隐居、渴望隐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此模式下,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如,“陶渊明为什么如此热爱隐居?”“他是被迫归隐,还是主动归隐呢?”“他的归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这些质疑提出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使其理解程度得以深化,促使群文阅读得以真正地落实。
  上述三点,都是教师在群文中的可用策略,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来适当地调整等,与学生的阅读特点相符合,使群文阅读得以有效、持续地开展下去。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群文阅读这一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更多,也能够促使其实现广泛阅读,对其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较大的效用。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群文阅读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形式主义上,但我相信,只要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下,一定能完善这些不足,为我国语文教育的总体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唐馨.让群文阅读之花尽情绽放[J].数码设计,2017,6(10):230.
  作者简介:
  邵林峰,浙江省台州市,东方理想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1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