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杭州市乡村研学旅行资源与环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珩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提高各级各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国家研学旅行政策和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研学旅行正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以杭州市研学旅行资源与环境分析为研究对象,重在引导社会、学校和家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研学旅行资源,将杭州研学旅行推向深入。
  [关键词] 研学旅行资源;环境分析;户外体验教育
   一、研学的意义
  研学,顾名思义即研究与学习,研学又称研学教育,是指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通过校外集体旅行的方式,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1],以促进学生个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2]。通过不同主题和类型的研学,学生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自然、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与社会价值的感悟,增强爱国情操,树立主人翁精神,脚踏实地,自觉地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重任,成为合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研学的发展
  研学主要的方式是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户外体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即通过校外旅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研学旅行目的是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融研究、学习、体验、探索等综合实践为一体,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在我国古代,人们历来倡导“知行合一”,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而在国外,人们认为研学旅行项目是实施教育及扩展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译为教育旅游,指以教育与学习为目的的旅游活动[2]。我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研学,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到2019年10月份,教育部公布文件,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列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由此可见,研学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之一。
  三、杭州乡村研学旅行资源
  杭州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诗画江南的美丽风光,还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杭州市区不仅有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普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市郊和广大的乡村更是有大量乡土地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非遗项目、科普与红色旅游等体验类的研学场所,亟待开发形成巨大的研学市场。研学旅行,被称为孩子们的诗与远方[3],因此,探讨杭州的研学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
  (一)乡土地理与生态环境研学
  杭州人杰地灵,属北亚热带地区,江河湖泊纵横,山地丘陵辽阔,地域类型多样,乡土地理与生态环境内容丰富,加之民风淳朴,自古崇尚孝道和耕读文化,每年的母亲节、重阳节都会开展敬老活动。近年来,浙江各地打造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和景区村庄建设,为乡土地理研学旅行无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杭州桐庐县等地正在打造的“大地艺术节”和富阳打造的“味道山乡”“富春山居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整治”正是这类乡土地理和大地自然美学教育的具体体现。
   杭州全市各地乡土地理与生态环境研学旅行的基地更是不胜枚举,如杭州余杭區不仅有良渚世界文化遗产,其西安寺村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良渚文化水坝遗址亟待开发。杭州还有桐庐、建德、萧山与临安等许多著名的乡村,乡土地理与生态环境研学旅行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丰富多彩。
  (二)旅游研学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杭州广阔的乡村可谓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仅富阳一个常绿镇就有7个旅游资源主体、15个资源亚类和150个旅游资源单体,各地各类旅游资源26处、水域风光14处、生物景观6处、遗址遗迹11处、建筑设施33处、旅游商品9项、各类人文活动51项、合计150多项。常绿镇临近龙门古镇,位于“锦绣富春,古镇复兴”精品线路上,不仅自然生态独特,还有诸佳坞村篆刻文化、三国文化以及新四军两渡富春江革命纪念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众多的研学旅行基地。杭州另一个较为有名的乡村旅游景区是富阳洞桥镇贤德村,该村素有状元村之称,是唐朝著名诗人施肩吾的故里,施肩吾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还是养生学家,更是东渡澎湖列岛,民间开发台湾的大陆第一人。杭州各地的网红打卡点也成为近年来研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富阳湖源乡新一村的龙鳞坝景区和常安镇安禾村蚌潭坝景区,每到夏季天然浴场人山人海,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来此地体验游泳嬉水的欢乐。每到夏季富阳新登镇上山村的上山荷塘音乐节文化也给研学旅行的人们带来不少艺术的享受。富阳新桐乡江洲村还与亚联飞行体育公司联合开发航空器旅游,大大丰富了研学旅行的产品。
  (三)非遗项目研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祖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及其经验而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4]。遗产研学不仅仅是游玩与体验,更是对历史文化的领悟,是研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杭州乡村文化底蕴浓厚,如富阳区渔山乡墅溪村是三国后裔的居住地,其“活金死刘”三国文化底蕴深厚,该文化现象2013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项目研学重要的场所。余杭瓶窑镇南山村的摩崖石刻造像是江南罕见的石刻群。余杭区运河街道五杭村有诸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宝卷、戏服刺绣、清水丝绵制作、历本袋、虎头鞋刺绣、花式圆子制作、织带等美丽非遗文化。
  (四)各类博物馆、展示馆研学基地
  博物馆研学的目的是通过专业的讲解以及研学者的亲身体验,使研学者感受到社会历史文化与生活的普遍哲理,获得教育与启迪作用,并从中激发兴趣、享受认知与思考的乐趣[5]。比如富阳区常安镇安禾村家风馆体验“家文化”;杭州丁兰街道皋城村的孝道文化馆以“弘孝道文化 传孝心事迹”为主题是浙江省首家以孝道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萧山区楼塔古镇楼塔的下祠堂,有元末明初太医楼英的纪念馆,他所著《医学纲目》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
   千岛湖啤酒小镇里的啤酒博物馆以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三十年底蕴积淀的心血结晶和创意之作为依托,以世界啤酒制作和加工工艺展示及其文化为主题,是一座以啤酒快乐文化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娱乐和美食饕餮的狂欢不夜城。余杭区径山镇平山村的径山书院将径山茶禅文化与时代特色完美结合,有助于弘扬径山文化,助推乡村研学旅行的发展。   (五)农事体验活动研学
  农事体验活动是近年兴起的研学旅行热点。如富阳东洲街道红旗村每年开展“大杭州芒种红旗插秧节”“亲子农耕文化体验”“葡萄采摘”“西瓜采摘”等活动;红旗村将田园机耕路、下田道、水沟全部硬化,季节性的花观带万紫千红,引来无数研学旅行和外地游客前往观赏。富阳区渔山乡在彩色农田里塑造出“我爱你祖国”大幅标语及其巨幅卡通形象,在秋收金黄色的稻田里用稻草扎出各类大象、小人、风车、收割机等大地艺术作品,每年举办各类插秧节和秋收节,为各类农事体验活动研学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此外,余杭区良渚街道港南村的七彩田园也是令人惊叹。
  (六)科普基地、红色文化等研学旅行
  科普基地是研学旅行的核心资源。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国内第一家建在垃圾填埋场上的生态公园,生态公园和杭州图书馆环境分馆令研学者印象深刻。在垃圾上建公园,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环保理念,该基地打造全国首创、省内首个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工业旅游、科教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镇景区,对研学者意义非常大。此外,杭州乡村的科普基地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是建德航空小镇景区,其实际控制区域约10平方公里,以打造航空旅游、航空服务和航空制造三大功能区块为主业,正努力建成生态功能完整且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航空智镇、旅游乐镇、文化新镇、生态绿镇”。
   红色文化也成为近年研学旅行的重点项目,富阳湖源乡新一村又名小樟村,在“百里壶源溪”的中点上,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的新四军重要革命根据地。1949年4月,中共金萧工委、金萧支队及所属“特大”等部相继抵达窈口胜利会师。正是有这些历史底蕴,造就了现在的新一村。富阳湖源乡新一村的党史文化走廊是“富阳党史教育基地”和“富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富阳还有万家井村中共杭州地区第一名党员华林纪念馆。杭州市临安区石门镇等地也均有新四军红色文化纪念馆。
  四、杭州研学环境分析
  杭州研学市场规模大、类型与层次众多,特别是广大中小学乡村研学旅行市场潜力大,需求人数多。杭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研学基地距市中心最远的淳安县高速公路时间也只需要2小时,如果有条件乘坐高铁则交通时间更短。由于浙江省和杭州市大力推进全省大景区、大花园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所展现出来的研学资源将更加丰富多样。研学旅行具有计划性、实践性、整合性、开放性、趣味性五大特点[6],因此,今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首先应该做好杭州研学市场的规划,确立研学的目标、计划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以及相关的交通、差旅与保障条件,确保研学质量和效果符合预期。
  五、结语
  综上,本文重点阐述了研学的意义、杭州研学旅行的资源与环境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和具有灿烂文明发展历史的古城杭州乡村,拥有极其丰富的乡土地理与生态环境、旅游景区研学、非遗项目研学、各类博物馆展示馆研学、农事体验活动研学以及科普和红色文化等研学旅行基地,杭州的研学教育将和学校课堂教育一起共同承担起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高金海.行万里路学万卷书——论中学生地理研学旅行的高效开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01-202.
  [2]武晓玮.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综述[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9):12-17.
  [3]陈晓微.地方博物馆的研学教育功效分析与探究——以陈嘉庚纪念馆为例[J].博物馆学,2019(总166):150.
  [4]李莉,张凯.馆校结合视角下的博物馆研学教育研究[J].农家参谋,2018(16):40-41.
  [5]张豆,邵继民,吴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11):3-5.
  [6]段玉山,袁书琪,郭锋涛,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地理教学,2019(5):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6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