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大公共危机视域下理性国民心态的培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其中理性国民心态的培育不仅在日常,在国家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更是至关重要。理性是文明的标尺。一个国家,只有当理性成为国民的普遍心态和行为准则时,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现代的国家。有人说,在疫情防控中,理性精神与口罩和酒精一样重要,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理性精神同样是导航仪,一旦缺失就会迷失方向。真正理性的国民心态不仅包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意识,也包含正确处理问题改造世界的实践行为。
  一、求实精神培育
  1. 支持说真话。所谓“说真话”,就是从实际出发,客观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本来状况。抗击疫情中民众悲愤悼念李文亮医生就是出于对真相的渴望,对讲真话权利的呼唤。对钟南山院士的敬仰,既由于他具有高超的专业水平,也由于他具有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说真话就是要正视矛盾和问题,只有正视矛盾,不掩盖问题,不讳疾忌医,才能有效抓住契机推动问题的解决。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支持说真话就是要珍惜和爱护孩子们“童言无忌”的率真,教师和家长要有宽容的心态和格局容忍孩子不察言观色的“不配合”,接受基于事实的言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身体力行,引导孩子学会摆事实,讲道理,尊重事实,遵守规则。唯有支持说真话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氛围,理性精神才有立足之地。
  2. 学会辨真相。理性态度就是不盲从,保持严谨的思维,坚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立场。因此我们要具备辨别真相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要辨别伪科学,防范谣言的传播。如果说实话需要勇气,辨真相更需要的是智慧,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在病毒肆虐期间各种谣言充斥社交媒体,从早先对防控的无视和麻木,到后期过度紧张草木皆兵,暴露出在互联网传播空前便捷时代人们对信息真伪辨别能力的不足。理性态度要求人们对新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要观察对比,保持定力,不急于下结论。我们的独立判断以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还相当薄弱,要防止“科学还在穿鞋,谣言已跑遍世界”的现象,就必须让科学知识跑在前方,要让青少年养成关注科学、爱科学的习惯。家长和孩子可一起阅读讨论科普类的读物,一起观看央视的科教频道栏目,一起浏览权威的科普网站等。学校更应该营造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学科知识教学中要更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现实,以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吸收的方式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有了科学知识,理性国民心态的培育才有底气和后劲。
  二、探究精神培育
  理性精神要求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本质规律,而本质规律的认识要靠人们不断探究,所以探究精神是理性培育的题中之义。
  1. 激发问题意识。探究精神首要表现为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主动钻研,善于发现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认识和宇宙天体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问题意识培养的最佳阶段是幼年时期,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从小保护孩子好奇心,面对他们层出不穷的“为什么”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自己知之则告之,自己不知则鼓励其探究之,若有探究结果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若暂时得不到答案,也不要轻易放弃,带着问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等待解决的契机。教学中教师既要解答学生的疑惑,也要善于追问,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求知欲,不能禁锢于教材和教辅,学校要坚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2. 培育坚忍精神。倡导探究精神,激发问题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培育坚忍的意志品质。因为受客观条件和人们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认识总要经歷一个反复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不可避免要面临着许多挫折和失败,要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了各种诱惑,此时专注和毅力就显得弥足珍贵。一般而言,科学探究要经历前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积累,中期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和坚忍,最后才能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和豁然开朗。所以日常就要培育青少年做事有始有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引导他们对待学习和解决问题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坚持不懈地钻研,要防止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3. 掌握理性思维。培育理性精神就要培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其中最关键的是坚持矛盾分析法。
  首先,不同事物、不同时期的矛盾各不相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病需要对症下药,疫情防控措施也要精准实施。面对疫情,需要科学冷静研判不同地区疫情的影响程度差异,精准分类防控。因此,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会不同问题要采取差异化的解决方法,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其次,办事情要抓重点,看问题要分析主流,还要统筹兼顾。疫情严重期间,我们举全国之力重点抓疫情防控,在特殊时期具有必要性。当疫情防控达到阶段性胜利,工作的重点是抓复工复产复学,同时还要兼顾严防疫情的反弹和再度蔓延。疫情防控中,我们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也存在不足。成就是主流,不否定问题,这就是理性思维看问题的正确视角。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用重点论和两点论观点准确判断和分析形势,采取科学灵活的策略,避免走极端,以更好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三、理性行为习惯培育
  理性国民心态是否真正得以涵养必须靠日常行为实践来检验。在公共危机事件中除了提高公众的理性意识,运用理性思维,更要在行为上纠偏,培育人们理性行为习惯,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理性的行为习惯就是顺应人体自身规律、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不仅利国、利民、利他,而且也利己。受生活环境和认知偏差的影响,公众日常生活有许多非理性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比如,长期以来许多民众把“野生”等同于 “补品”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结果病从口入,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日常家庭和学校的生活学习中一些学生有随地吐痰、随手丢弃垃圾等不良行为,还有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以,要严禁捕食野生动物,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这些理性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社会的宣传和倡导,更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通力配合,父母和师长自身要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同时对孩子们不良行为要随时矫正,通过反复抓、抓反复,最后内化为广大民众自觉自愿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重大公共危机视域下,理性的国民心态包括求实精神、探究精神、理性行为,这些精神和行为必须从幼年时期就加以培育,这样才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方法论,才能正确地爱己爱国。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2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