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的变革,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探索出一条契合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这是目前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设置纷杂、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等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保证高质量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完善教学质量评估等措施。
[关键词]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度贵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GZY—JG〔2018〕29号)
[作者简介]崔竣婷(1999—),女,江苏东台人,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201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王盈盈(1969—),女,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149-03 [收稿日期] 2020-01-14
1996年我国进行学科目录调整,增加管理学这一新学科门类,公共管理成为该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或专业,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对成熟及其学科地位的正式确立。国内学者陈振明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而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学科,可归纳为公共组织(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政策科学)和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三大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是以公共服务的供给或民生改善以及科教文卫体为研究对象,近20年来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中不乏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近80所医药类院校(包含独立院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开设较晚,发展较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2013、2014连续两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被麦可思《就业蓝皮书》列为“黄牌专业”[1],表明当前该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时代变化引起的人才需求的改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顺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2]。当前,医药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管理制度,尤其是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尽一致,也存在部分高校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院校的优势来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能很好地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因此,医药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该在探寻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进展、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医药类院校开设该专业的优势,寻求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不断变革和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需求。
一、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它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表示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层次、类型[3]。当前,由于缺乏实践办学经验,大多数高校只是简单地从字面理解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法。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各医药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尽一致,有的院校偏向于培养能在行政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有的院校则偏重于培养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疗行业人员。不同的定位导致各医药类院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医改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致实际建设过程中容易模糊专业边界,弱化专业特色。定位模糊既不利于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该专业培养模式走向成熟。
(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结合当前医药类院校课程设置情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医药类院校过度重视医学课程,医学相关课程比例占到总课时比例的40%—50%[4],忽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是为培养现代高水平管理人才的目标。减少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开设,如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重要课程,这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过度增加如临床医学,解剖学等难度大的医学类课程,造成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降低积极性和学习乐趣。二是部分医药类院校只注重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体现特色的卫生管理的课程开设门数太少,绝大多数院校仅开设了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基础课程,忽视预防保健学、临床医学概念等课程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这与培养高水平的卫生管理人才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三是部分高校课程教材相对落后,与社会实际发展脱节。医药体制改革、城镇医疗改革、农村医保、药品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相对滞后的课程教材既不利于学生及时接受卫生管理新理念,也不利于学生日后走上就业岗位。
(三)学生实践经验缺乏,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是检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2015年,教育部对于高校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作出新要求:实习、实训环节所占课时占专业总课时比例须达到30%以上[5]。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由于我国对于培养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经验尚不充足,医药类院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仍不够重视。一是部分医药类院校仅以假期见习和毕业实习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实践形式,时间较短,要求较低,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医院及相关医药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活动。二是部分院校未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不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些院校的教学基地尚存在基础设备不完善,信息系统落后等问题。三是大多数授课老师的实践经验缺乏,许多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年轻讲师或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6]。 二、醫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明确自身定位,凝练专业特色
明确自身定位,凝练专业特色,是当今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功建设的基石。目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于医疗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各医药类院校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优势,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可以借鉴贵州大学的经验,在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综合成绩和个人志愿实行专业分流,通过专业选修课来设置不同的专业模块,着重培养卫生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性强的人才,突出专业特色,保持学科优势。
(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创新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评估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医药类院校应当重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实现学术经验共享,充分发挥教师学术潜力和学科带头作用。学科带头人应该积极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各成员就目前教学方式分享观点,寻求最佳教学模式。二是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定期对老师的上课情况、教学进度完成及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教师职称评定及薪资水平。三是每学期结束后,发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调查结果将直接反馈给各任课老师,以便各任课老师了解任课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善。另外,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保障良好教学质量的依据。医药类院校应结合院校特色以及自身定位,制定严格的教学规章制度,细化教学质量标准,以便对教学过程的质量作出客观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医学类课程
作为医药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开设相关医药类课程。在对课程设置调整过程中,既要做到管理学课程与医药类课程的有机结合,也要保证两者课程设置比例的平衡。首先,应当明确以管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加强对于管理类学科的重视程度,其核心课程应该包括:管理学、心理学、医疗机构管理等专业课程,确保管理类课程比例在课程总学时中占主要比例,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管理基础知识,同时注意提高学生公文写作、统计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医学类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基础课程,还可以适当增加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难度小的医学类课程,利用院校优势增加该专业学生对于医药类相关知识的储备,拓宽医学知识的广度,减小医学知识的深度,并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更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契合培养高水平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素质教育项目”的成功经验,力求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制,加强有关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一方面要高度注重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让老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管理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开设公管专业医学管理科研实践班,通过模拟医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岗位。鼓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综合学生的表现实行淘汰制度,选拔尖子学生,课程结束后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一些物质奖励,既能锻炼学生,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与一些医药型企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医学类院校公管专业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提升专业存在感,可以结合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定期举行素质拓展活动、医院经营管理模拟决策等针对性强的活动。比如,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组织该专业学生与医药类的学生共赴基层医疗组织学习,让学生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及管理格局,实现专业知识共享、经验互补。活动结束后,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包括考勤、实践成果、实践心得等。
参考文献
[1]吴永清.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体系构建及培养路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6):39-42.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66-70.
[3]叶正平.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8):66-67.
[4]顾玉林.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6,30(02):153-155.
[5]冯珊珊,王碧华,周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9):101-103+126.
[6]廖宇航.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5):50-52.
Research 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Major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I Jun-ting, WANG Ying-y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eform of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alents of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How to explore a way to cultivate talents that f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the major of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main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is major, such as vagu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complicated curriculum system and lack of pertinence of practice teaching.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s lies in innova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taking clear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en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practic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8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