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基于“互联网+”的语文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简述疫情期间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指出“互联网+”的优势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打破空间的限制、打破时间的限制,并从利用“互联网+”加强课堂教学之前的预习工作、利用“互联网+”完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环节、利用“互联网+”完善课后作业流程等方面,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疫情期间;语文教学;“互联网+”;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038-02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疫情期间学校开展了网络教学。这种情况前所未有,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极不适应,尤其是语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甚至陷入困境。本文简述疫情期间语文教学的困境,指出“互联网+”的优势,并从几个方面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疫情期间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
1.语文教师对网络教学课程准备不足
无论是年轻的语文教师,还是年长的语文教师,平时都主要采用课堂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学习到的语文教学技巧,还是工作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也都主要针对课堂面对面的教学。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部分教育机构开展了线上教学,但只是极少数教师在从事网络教学工作,这就使得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网络课堂教学经验。另外,语文教师的备课内容也只是针对课堂面对面的教学。而疫情的爆发,让教师只能通过网络开展语文教学,使得教师的备课内容无法适用于网络教学的需要。因此,存在语文教师对网络教学课程准备不足的情況。
2.家庭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疫情防控的需要使得学生必须居家隔离,因此教学的地点从学校转移到了家庭。但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更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居家隔离期间也仍然需要做家务,无形之中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脱离课堂教学环境,失去课堂纪律约束,上课期间小动作增多,进一步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网络课堂的学习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3.学生对网络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学生平时形成了科学的作息规律,但是疫情的爆发打乱了所有节奏。网络教学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方式和学习地点的改变,更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改变,因此,很多学生对网络教学方式不适应,其学习效果也较差。
二、“互联网+”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利用网络优化语文教学流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互联网具有独特的优势,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拓宽学习的时空限制,更快地把学生送到学科知识的前沿。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书本为载体,虽然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但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匮乏,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疫情期间的网络课堂,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补充大量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2.打破空间的限制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语文教学打破了空间限制,网络教学成为疫情期间的重要教学形式。无论学生在哪里,只要身边存在智能终端和网络,就可以通过网络参加课堂学习。即使偏远山区的学生,也可以接受一线城市教师的授课。网络课程的发展,不仅成功应对疫情期间的教学困境,还为将来的课程教学拓展了新的渠道和方法。
3.打破时间的限制
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使得网络课程不仅不受空间限制,同样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互联网的存储技术使得网络直播课程得以成功保存,当学生因为各种情况错过课堂直播时,可以观看保存的教学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而且回放视频不受次数的限制,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这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互联网+”的语文教学策略
1.利用“互联网+”加强课堂教学之前的预习工作
不做好充分预习,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游离于课堂之外。线上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语文教师应该利用“互联网+”加强教学之前的预习工作,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如通过网络向学生发送课文朗读示范视频,发预习卡供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等。还可以建立班级朗读打卡微信群,充分利用微信群的功能和作用,促使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要求学生在群里朗读课文,一方面能让学生充分预习,读好课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这样能够保证预习质量,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利用“互联网+”完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环节
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完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可以运用微课的形式呈现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一般以5分钟至10分钟的教学视频方式呈现。微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具有活跃学生思维、完善文本内容、提升课堂效率的应用优势。教师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围绕语文学科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制作微课视频,然后通过网络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
3.利用“互联网+”完善课后作业流程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查途径之一。疫情期间作业的检查和批阅存在诸多困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寻找关于作业的软件,完善作业流程。如用类似“微信小管家”的作业提交软件,让学生线上提交作业,作业形式可以是“照片+语音”,而教师的批改可以是直接批阅,也可以采用语音的形式,还可以奖励红花、为学生点赞。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作业,并将优秀作业置于其他作业之前,便于学生互相学习。形式多样的作业和批阅方式,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在课外辅导时,针对课堂遗留问题或者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当及时查缺补漏。如可以借助QQ和微信,一方面提前收集学生的疑问,之后整理并采用微信语音答疑,一方面进行现场答疑,即在微信群中采用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互答的形式。这样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不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还能激发学生口语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教学成为可能。网络课程开展之初,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境。但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成功克服了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打破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加强了课堂教学之前的预习工作,完善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环节和课后作业流程,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丽华,柳立言.“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2019(33).
[2]马庆花.“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
[3]曾春彪.互联网环境下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9(16).
[4]王腾.“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2).
[5]李锦春.“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相关问题探讨[J].文教资料,2019(07).
[6]张燕.“互联网+”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两个关键维度[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0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