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靖 李美丽 付敏

  摘 要:针对“音乐心理学”课程学生学习自主性差、课堂教学相对枯燥、课堂教学评价轻过程、课堂教学缺乏深度学习等问题,分析SPOC平台和混合教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价值,构建了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四个过程:前端分析、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中。通过混合教学五维评价模型验证了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中增设自主学习环节、增强研讨主题的意义性、研讨形式多样化、加强教师关注和指导等改进意见。
   关键词:泛雅SPOC平台;混合教学模式;音乐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10-0093-05
   国内最早提出混合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认为混合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观点是倡导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其混合方式,包括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教学理论的混合,传统教学环境与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混合,也包括课堂教授与主题研讨等教学方式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混合。“音乐心理学”课程属于音乐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关注音乐与人的行为、心理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是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针对该课程,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混合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以期给“音乐心理学”课程教学带来新的契机。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心理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在人听觉感知操作支配层面上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心理学基本常识探索在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中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音乐心理学的能力。但目前的课程教学,由于主要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自主性差
   教学手段虽然从原来的“粉笔+黑板”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但“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实质并没有改变。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二)课堂教学理论性强,相对枯燥
   “音乐心理学”课程属于音乐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课程并不需要有太多的音乐基础知识,主要是以心理学的方式方法来研究音乐感觉与认知,理论性强,比较抽象难懂。而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般重视音乐技能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特别是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三)课堂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音乐心理学”课程,理论性较强,课堂教学评价一般都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以成绩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只是检测了学生学习的结果,并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长此以往,这种评价方式将有损课堂教学效果,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
   (四)课堂教学缺乏深度学习
   无论面对面教学还是在线学习,基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虽偶尔有提问、讨论,但次数较少,且多数都是浅层次的交流。教师的大部分教学时间仍然停留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记忆、描述、理解等浅层学习活动上;而对于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音乐心理学”课堂教学实际,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
   二、SPOC概述
   (一)SPOC的内涵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称之为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他认为,Small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和几百人之间,Private指对申请参加课程的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1]。SPOC是在MOOC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纳特·阿加瓦尔认为,将其理解为“SPOC=Classroom + MOOC”[2]。它主要针对MOOC(慕课)在大规模、纯在线、超多用户的网络学习中面临的课程制作成本高、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师生互动、高辍学率及学习管理不便等问题而提出的,专门应用于本校或小范围教学的课程模式[3]。
   (二)SPOC应用于混合教学的优势
   通过对SPOC和混合教学的研究表明,在SPOC平台开展混合教学,有如下优势:
   1.小众化、限制性准入,易于服务校本教学。SPOC课程,学生规模人数相对较少,且限定准入条件,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背景相近,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更强,教师也能够提供力度更强的专业支持,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提高校內教学质量。
   2.成熟课程建设体系,易于开展混合教学。SPOC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课程设计模板、学习行为管理、自动评分系统等功能,易于教师开发线上课程,洞悉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状态,及时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反馈。这样成熟完备的课程建设体系,降低了混合教学的难度,促进了混合教学的顺利开展。
   3.减少教师重复性劳动,提高混合教学效果。建设好SPOC线上课程,教师不必重复讲授相同内容,而是在实体课堂组织学生分组研讨,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个别化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共同难题。教师重复性劳动的减少,使教师教学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合教学效果。
   (三)泛雅SPOC平台主要功能
   泛雅SPOC平台是超星公司研发的在线教学平台,具有课程建设、教务管理、数据统计、自动评分等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丰富的课程设计模板搭建课程框架,通过清晰明了的内容编辑界面对微视频、图片、文档、动画、声音、讨论、测验等项目进行编辑处理。该平台具有批量导入学生信息,设置助教和教师团队等教务功能,同时还可以克隆或映射课程,以实现资源共享。该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观看视频时长、讨论次数、作业提交次数等,以便开展督学。自动评分功能,可使教师从繁琐的批阅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了教师负担。另外,泛雅SPOC平台的手机端“学习通”还可以设置多种活动,如签到、选人、抢答、投票、测验、任务等。基于以上优势,本研究选择基于泛雅SPOC平台进行开展。    在本研究中,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是指泛雅SPOC线上教学与面对面实体课堂教学的混合。以泛雅SPOC平台为依托,构建“校本化”线上“音乐心理学”课程,混合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设计了基于该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中。
   三、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建构主义、混合教学、教学设计等理论,综合国内外SPOC混合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了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一)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指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现有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课程设计的总目标。学习者分析包括学习者的一般特征、现有知识技能水平、学习态度等。学习内容分析主要指根据混合教学理念确定线上线下学习内容及编排顺序,制定学习目标、分析学习重难点等。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实体课堂环境和泛雅SPOC平台。
   (二)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微视频资源、辅助资源和拓展资源。微视频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因此要在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要制作微视频的章节或知识点,并精心设计和制作。辅助资源,主要指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测试题等,以辅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拓展资源,主要指一些网络文献、电子书、音像资料等。
   (三)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框架图了解章节主要内容,结合学习任务单,观看视频、阅读文献资料等学习资源,并完成章节测验或作业。课中,教师根据测验情况,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并对重难点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研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课后,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要求学生完善整理成果,并在SPOC平台发布共享。
   这种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安排学习进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预习时间”的最大化完成了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弥补了课堂教学学时数的不足。
   (四)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根据泛雅SPOC平台数据分析,结合师评自评互评,可从视频学习进度、在线参与度、平时作业、讨论参与率、课堂表现等几方面开展。总结性评价主要包括线上课程测验和线下期末考试。
   在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中,前端分析是前提条件,学习资源设计是基础保证,学习活动设计是关键环节,学习评价设计是重要手段。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四、“音乐心理学”混合教学实践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前端分析
   本研究选取某高校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音乐学专业4个班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笔者针对课程学习态度和兴趣对36位同学做了访谈,其中33人表示对课程内容比较感兴趣。然而学生对混合教学这种模式比较陌生,但表示愿意积极尝试和配合。全班同学均有智能手机,可下载泛雅SPOC平台的手机端“学习通”开展在线学习和交流;学校实现Wifi全覆盖。这些均为开展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2.学习资源设计
   (1)课程结构设置
   混合教学的线上资源均是以知识点为单位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主学习。因此需要将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划分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再细分为若干小的知识单元。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实践,“音乐心理学”课程划分为8个专题,并分解为若干知识单元,其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
   (2)构建学习资源
   根据划分的专题和知识单元,构建学习资源,包括微视频资源、辅助资源和拓展资源。如在“专题6音乐效应”中,针对“6.2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这一知识单元,设计制作了音乐起源的各种学说、多元性与多层次需要、音乐审美与由美入真、音乐审美与以美成善等6个微视频,并收集了前期优秀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作为辅助资源,同时整理了“音乐社会效应”的资料作为拓展资源。
   3.泛雅SPOC平台创建课程
   在泛雅SPOC平台,创建“音乐心理学”课程,选择课程模板,搭建课程目录,分专题和知识单元进行内容编辑,并利用超星云盘上传学习资源。内容编辑包括视频、文档、图片、声音、动画等的编辑,还可以添加讨论、测验、图书资料、直播、调查问卷等项目。视频编辑有防拖拽、防窗口切换、设置任务点、弹幕等功能,可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观看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可在视频编辑中嵌入测验,以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二)课程实施阶段
   1.组建团队
   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本研究将每班分为4-6人一组,建立学习团队。要求有团队名称、口号,并推选团队长,拍摄全家福。团队长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主要任务是组织開展讨论交流、团队分工、成员评价等。
   2.介绍混合教学模式
   在课程实施之初,要给学生详细介绍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泛雅SPOC平台及其手机端“学习通”的操作方法,以及其他学习工具,如思维导图NovaMind等。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对新教学模式不了解的畏惧心理,又为后面的学习铺垫道路。
   3.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在课前要求学生借助学习通查看“音乐心理学”课程专题知识框架图,了解和熟悉学习内容。根据教师提前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学习资源,完成任务单中的各项任务。为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要求学生手绘或利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并上传到泛雅SPOC平台,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每个专题都设置了测试题,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在讨论区列出“亮考帮”,即“亮:亮闪闪,列出学习过程中本专题收获最大、感触最深的内容,至少2条。考:考考你,列出本专题自己明白,但他人可能不懂的问题,以考验他人,至少2条。帮:帮帮我,列出本专题自己不懂的问题,以请教他人,至少2条。”通过设置“亮考帮”,更加深了学生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了学生在某专题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在实体课堂答疑解惑。而且通过SPOC平台的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如观看视频进度、测验完成率、准确率等,以便及时督促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课前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混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    4.课中线下主题研讨
   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在SPOC平台讨论区发表的“亮考帮”以及测验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扫清知识障碍。在各组展示“亮考帮”时,教师可设置组间竞争机制。针对“考”和“帮”,本组成员可要求其他组成员限时回答,教师可为各组设置积分。这种竞争机制,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学生为了团队利益,学习专题知识的动力更强、劲头更足。而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研讨,并汇报展示。也可提前布置学习成果汇报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体课堂开展成果汇报。如在专题5音乐的情绪和情感中,引导学生针对“音乐如何表现情绪?悲伤的时候为什么喜欢听悲伤音乐?是否所有人都被音乐所感动?”等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其他小组听取汇报并给予评价。探讨主题的选择,是开展课中活动的关键,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主题。同时要求小组长做好团队分工,积极引导、推动讨论顺利开展。适合的主题,有序的讨论,才能提高实体课堂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分享心得,促进了信息对话,引发了思维碰撞,从而加深了知识内化,促进了深度学习。
   5.课后反思提升
   课后,教师在讨论区发帖,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如反思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反思课堂表现等,并做好记录。学生对自我进行全面审视,有利于下次课堂活动的开展。同时要求小组完善成果,并在SPOC平台发布共享。并要求小组之间开展互评,其平均分作为本次成果汇报的分数。小组互评促进了组间互动,也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6.学习评价体系
   泛雅SPOC平台能够有效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视频观看进度、观看时长、访问次数、讨论回复数等,使教师能够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团队作业汇报、课堂表现、成员贡献度等也可通过SPOC平台给出形成性评价成绩。作业汇报由其他小组评分,课堂表现、成员贡献度由小组内部匿名按等级评分。终结性评价通过SPOC平台的课程测验、考试来完成。按照表1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泛雅SPOC平台自动计算每个学生的课程总成绩。这种学习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了全面的评价。
   (三)调研反馈阶段
   本研究借鉴混合教学的五维评价模型,从参与度、交互性、适应性、满意度和效果等维度开展调研反馈。
   根据SPOC平台统计的学生签到次数、平台登录次数、提交作业次数、在线时长等数据,反映了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自主学习意识较强;然而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观察以及学生在讨论区发帖、回复的次数,可以发现学生在交互性方面还有待提高;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对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团队合作等适应性较好,能够接受和适应混合教学模式;而且发现学生对课程专题、在线指导等满意度较高,认为符合其学习需要;效果主要从学生作业和测验成绩评分确定,根据SPOC平台数据,每个班级学生总成绩平均分均在80分以上,整体效果较好。
   通过教师行动研究、课堂观察以及SPOC平台数据、五维评价模型数据等分析,可以发现学生适应了混合教学模式,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更深,对课程设计满意度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这说明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整体效果是明显的。
   五、反思与讨论
   通过调研反馈,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在音乐心理学课程应用的整体效果是良好的,但課堂交互性和网络交互性相对较弱,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有少部分学生反映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较重,学习压力较大。针对此问题,经过反思讨论,试图从以下方面予以解决:
   (一)课中增设自主学习环节
   前期设置的课前自主学习,少部分学生反映任务重,完成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调整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个人必须观看专题视频、完成专题测试,小组共同制作专题思维导图;而对于“亮考帮”和讨论区问题,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增设15-20分钟的自主学习环节,减轻学生课前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意愿,让学生无压力无负担开展学习。
   (二)增强研讨主题的意义性
   学习资源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以及学生经过思考,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都没有必要开展讨论。学生存有疑惑又未得到解答,或理论知识的具体实践应用,或能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问题等,则需要学生充分讨论。因此在设计探讨主题时,应增强其意义性和必要性。
   (三)研讨形式多样化
   根据不同研讨主题,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形式和方法。可引导学生按照顺序,采用话语轮转的形式依次发言,或抽签发言,也可采用自由辩论的形式等。在线上交互中,可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回复给予点评,或自己创建感兴趣的话题,并计入学习评价体系。
   (四)加强教师关注和指导
   在实体课堂讨论时,教师并非等闲视之,而是观察者、指导者。在必要的情况下,要深入学生讨论群体,给予指导,使讨论有序、快捷、高效开展。在网络交互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回帖,及时反馈,或指点迷津,或拓宽思路,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增强学习的动力。
   六、结语
   教育变革跟上时代步伐的关键是加快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4]。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集中了在线教育与实体课堂的优势,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而使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学效果最优化,为“音乐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当然,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正、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守宏.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84-87.   〔2〕康葉钦.在线教育的新时代——SPOC[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1):85-93.
  〔3〕黄光芳,吴洪艳,金义富.泛在学习环境下SPOC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05):50-57.
  〔4〕陈琳.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5-97.
  〔5〕蒋存梅.音乐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宋蓓.我国音乐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基于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思考[J].人民音乐,2020(05):74-76.
  〔7〕黄璇,宋蓓.国内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分析——基于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调查[J].艺术研究,2019(07):59-61.
   (责任编辑 徐阳)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Fanya SPOC Platform
  ——A Case Study on Music psychology
  LI Jing1, LI Mei-li2, FU Min1
  (1.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2.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 Heze University, Heze 27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potentials of SPOC platform and blended teaching model to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poor autonomy of the students, relatively boring classroom teaching, light evaluation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lack of in-depth learn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in "Music psychology" course, and build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Fanya SPOC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our process about "front analysis, learning resources design, learning activities design, learning evaluation design" and the model was appli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Fanya SPOC platform was verified by the five-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of hybrid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ractice teaching,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add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links in class, enhancing the significance of discussion topics, diversifying discussion forms,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s' attention and guidance.
  Keywords: Fanya SPOC Platform; Blended Teaching Model; Music Psycholog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2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