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引领,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建平
【摘 要】阅读是一辈子的心灵修行,更是一项有益的习惯。在小学阶段,阅读更是重要的学习项目。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需要运用科学、有效、创新的策略引领学生,让学生在书香阵阵中完善自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
语文不仅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更是一门关系着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课程。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也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与分析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让缕缕书香萦绕学生心头。
一、利用示例引导,学会分析文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学生可以流利自如的阅读文章,也可以轻松的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为了加快这一进程,教师不妨借助“示例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学会文本分析的科学办法。
例如,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妨将本文作为一个教学示例,让学生一同学习具体的文本分析办法。首先,针对本文结构。在这一步中,要求学生阅读原文至少两遍:第一遍画出段落,看看原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第二遍留意文章的首句、尾句或者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将文章的脉络层次进行梳理归纳;其次,针对本文语言。在这一步中,要求学生找出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同时留意作者使用的词汇特点、句子的特征等等,找出语言的特殊点;再次,针对文章情感。在这一步中,要求学生再次回顾文本,试着体会作者蕴藏其中的情感,揣摩作者写作的用意;最后,进行课外拓展。在这一步中,给出叶圣陶的另一部作品《稻草人》,要求学生按照同样的办法进行文本剖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突破其阅读素养的关键步骤。作为教师,不妨借助生动的案例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文本剖析的办法,进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二、朗读感悟结合,达到以声传情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而朗读是促进阅读理解的重要方式。通过深入、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尽管教师开展朗读教学,但是收效甚微,并没有实现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有的教师将朗读与文本理解相割裂,总孤立地开展朗读活动,当然不可能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只有将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才能实现以声传情、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针对第一段,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1)为什么文章一开篇就交代了“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样的描写有着怎样的效果?(2)这一段中的破折号有着怎样的作用?(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描写小女孩的拖鞋很大?然后,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一段中给出的信息,揣摩教师的问题,思考作者的描写用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次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之所以特意交代天气,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这么冷的天还需要出来卖火柴,可见其处境的可怜;破折号主要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处境;小女孩连一双合脚的鞋子都没有,还需要穿着妈妈的拖鞋,可见小女孩的家庭已经穷到了连一双拖鞋都买不起的地步,这为小女孩卖火柴埋下很好的伏笔。
朗读与感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注重朗读而不加以思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必然无法实现;只注重感悟而脱离文本内容,也不能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只有使二者结合,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三、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成效
和其他活动相同的是,阅读同样有“巧宗”。所謂“巧宗”,指的是窍门、捷径。换言之,所谓的阅读“巧宗”主要形容的是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一直采取错误的方式进行阅读,自然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掌握阅读窍门的学生,只花很小的时间成本就可以实现成倍的阅读效益。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
在阅读《骑鹅旅行记》这篇故事时,教材中只是给出了原著的选段,但是一样可以作为分析的案例。这是一部小说,在阅读此类题材时,一定要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即人物、情节以及环境。把握了这三点,就等于把握了整篇文章。这是教师教给学生的第一个阅读窍门,即结合所读内容的文体。如果是散文,就需要抓住其中的情感部分;如果是诗歌,需要抓住诗中的意象。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侧重点,一定要有所注意;其次,在阅读这部小说时,遇到不喜欢、或者比较枯燥的内容,应该怎么处理?答案是跳读。所谓“跳读”,指的是选择性阅读。如果遇到无关紧要的内容,或者自己是实在读不下去的内容,不妨跳过去,这并不影响原文的理解,而这是教师教给学生的第二个阅读窍门;最后,针对文章中的重点部分,需要进行深入品读,通过品读,学生对文章中运用的修辞、写作手法等都会有深入的理解认知。
在案例中,教师给出了三个阅读窍门,也就是三种阅读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方法当然不局限以上三种。作为教师,必须强化对阅读技巧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
四、开展阅读活动,增加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阅读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生动性,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力无可估量;其次,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所读内容的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趣味。对教师而言,阅读活动种类丰富。不论是故事大会、阅读分享会、还是好书共读活动,都可以作为教师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红楼春趣》后,教师为了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部名著,开展了“红楼梦中人”的阅读主题活动。首先,在活动一开始,播放由陈力女士演唱的《枉凝眉》,为学生营造“红楼”氛围。接着,由教师为学生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以及背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其次,举办“朗读者”活动,借鉴央视栏目形式,由学生自选喜欢的篇目进行朗读展示,可以个人展示、可以团体展示;再次,在课堂上播放《红楼梦》片段,和学生畅聊《红楼梦》中的故事。还可以穿插红楼诗词抢答、红楼服饰展示等等,丰富活动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红楼梦》这部名著将会形成更加立体化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憧憬。
阅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举措。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所读书籍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刻,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阅读是有益身心健康的高级思维活动。每个人都可以从阅读中找寻自我、感触人生。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教学,需要讲究方法与策略,给学生不一样的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小桃.构建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55
[2]林晓芸.让小学语文教学贴近生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38-39
(江苏省南通市西郊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70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