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国强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能否长远发展且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变革的致胜关键。创新创业作为国家发展驱动力,必须高度重视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群体是我国未来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的主力军,能否有效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研究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张国强(1992—),男,天津蓟州人,理学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生工作处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3 [收稿日期] 2020-10-03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实价值及历史意义
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新时代、新历史背景下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新使命。高校承担着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大使命,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未来竞争力,更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要求。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创历史新高,招聘市场在有限的岗位下更加看重大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这将决定大学生能否在招聘中脱颖而出。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划相关举措,探讨行之有效的路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有利于提升竞争力和缓解就业压力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空缺岗位数量和毕业生数量相差越来越大,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大學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不仅能够通过创业增加就业岗位,还能带动其他学生或社会未就业人员就业。
(二)有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法宝。而青年大学生是最有活力、最具创新创造能力的群体,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必须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高校发展教育的基础性目标。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沙龙培训、创新创业大赛以及评选年度创新创业之星等系列活动,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国家、民族、个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有利于其实现自我价值
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遭到就业预期过高与实际应聘落差的窘境。这既是挑战,也是获得发展空间的机遇。创业的时间空间相对比较自由,锤炼了大学生解决创业难题的各项社会能力,同时也使创业者自身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很好的磨砺。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引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技能实践内容与现实差距较大等,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高校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最突出的原因。中国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轻知识创造,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高校如果不能正确领会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实质,不洞悉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很难在未来竞争中开拓前行;另一方面,大学生如果对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上一直存在着片面认识,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不去积极主动地强化自身创新创业素质和水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开展创业需求的同学才有必要参加的,也不能达到真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需要精心谋划和设计打造特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把该体系作为开展创新创业知识与实践的主要渠道。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统筹纳入学校的人才建设中,涵盖第一课堂建设和第二课堂校园活动设计当中,切实以科学创新创业课程为主要载体来实施。目前,高校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创业课程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只是以选修课或沙龙讲座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是分散、零碎的,缺乏课程的系统性、操作性与实效性,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实践性落地性内容偏少,难以有效实施到整个教育体系中。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
“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竞争能力的构建需要高校有一批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群师资队伍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当下最新创新创业竞赛和创业规范流程实战能力。”然而,目前各高校开展专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师资人员短缺,其师资大部分是就业中心负责就业创业的指导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这样的师资层次无法真正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诉求。高校有必要组建一支既有创业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且有激情、有热情、有耐心,致力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际需求不对称
当下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途径主要是科技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等比赛项目,缺少实际创业孵化项目,同时学校创业场地或实践基地设施有限、较为封闭,也没有配套的创业资金支持。一方面,没有加强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源的密切配合,大学生缺少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践机会和基地培育的机会,学到的仅是空洞的理论知识,缺乏企业所需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也要构建重视笔试、面试、社会调研、实际操作、收益成效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机制,要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水平做出更加合理、准确、有效而又客观公正的测评。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
(一)树立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战略需要,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深化高等学校综合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取决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案。实施方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创业教师的培训指导,打造全体教师参与、各个学科渗透的教育体系。高校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认清其重要性,理顺领导与管理机制,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分主次、讲实绩、多部门协作的协调机制。
(二)强化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有效开展,需要从战略高度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計,做到结合校情和国情进行全局谋划。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相结合,制定本校的设计方案;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在整个教育环节上强化创新创业学科及专业设置,谋划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路径。首先,要以创新创业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为基础渠道,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为第一阵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完成第一阶段的推动学校全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其次,要深入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从各院系不同专业出发,将创新创业与专业特点和优势相融合,完成第二阶段的具体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最后,在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指导等方面,设计谋划并有效辅助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任务,同时要站在学生整个生涯的角度,充分考虑实际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建立健全分阶段、层次化的课程体系。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以线下课堂教育教学为重点,建立教育教学目标和考评机制,同时要开通符合高校校情和实际需求的线上慕课、精品课程等在线开放课程。第二层次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第三层次根据学校的资源,合理设置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和奖励机制。高校专业教师要在授课中注重将创新创业新理念、新思路、新成果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在专业教育中添加一定学时的实践性教育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在专业设置中通过实验演练、模拟展示、项目操作以及社会实践调研等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从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思维在现有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四)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首先要把好教师入口关、过程关。一方面要在选人用人时多关注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资质,另一方面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工作,尤其要将创新创业培训纳入到岗前培训中。一是要灌输创新创业意识,开展工作中要有意识强调发挥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加强教师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训力度,通过国培、市培、校培、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进修培训;三是聘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担任校内创新创业导师,以校内教师导师为主,以校外聘用导师为辅;四是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立以院士、教学名师、创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五是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提供场地支持;六是要重视和有意识加强对创新创业师资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将师资团队获奖情况与个人职务职级提升、工资待遇挂钩。
(五)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要为大学生积极搭建创业孵化室、创业科技园、众创空间研读室以及专业创业实验室等,充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土壤;开展专项的创新创业类比赛、创业讲座沙龙等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创新创业的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等。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测试平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依据和调整方向,同时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平台,促进指导教师与创业者的深入交流,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要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要做好资金的投入使用规划,在教学科研经费或划拨专款专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二是完善学分管理制度。要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专利申报成果、创新创业赛事获奖情况、开办公司创业纳入学业成绩、评优推免当中,要充分肯定个人所获得的奖励奖项,充分尊重和重视大学生和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贡献。三是建立健全评价督查反馈机制。要组织校内师生、校外校友和关系企业单位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全方位对创新创业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整改完善落实与强化。学校要按照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指标要求进行考核和督导,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聘请校外优秀企业家、校友和成功的创业者担任教育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督导顾问。
(七)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
首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要充分运用学校官微、官网等各类媒体,联合学生会社团等做好创新创业文化宣传,为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营造氛围。其次,要全方位、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情况,通过网站、海报、校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创新创业获奖师生。要通过组织讲座、论坛、沙龙和报告等形式表彰获奖师生,在高校内部树立创业典型、创业之星和创业榜样。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和个人能否稳步发展且在未来竞争中成功的关键,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重视当下、重视未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关键在于教育,落脚点在高等教育。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中。要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己任,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带动高校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廷,杨雁飞.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实施路径[J].创业人才与教育,2018(1):57-60.
[2]谢丽丽,朱婷婷.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13.
[3]王莉,赵玉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实施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8(10):224-226.
[4]陈文亮,杜麗娟.职业核心能力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优化[J].大理大学学报,2018,3(11):103-108.
[5]吴苏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与实施路径探究[J].职教通讯,2016(29):55-57.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core element of whether a country, nation and individual can develop in the long run and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to success in the face of new situation, new challenges and new changes.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ust be highly value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and field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an be effectively cultivated and improved is related to the future and hop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uneven,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ath stud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82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