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歌教学中如何落实诵读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丽娜

   诗歌是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涉及古今中外,因此,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诵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落实诵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独特的美感,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诗歌诵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诗歌更是审美教育中的重点,诗歌与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不同,其不仅具有文字美、语言美,同时还有韵律美、意境美以及艺术美。诗歌的美在于其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是作者对于审美客体的艺术表达,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诗歌诵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美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将学生带入更高层次的审美意境。长时间的思维训练以及学科教学事实上抑制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美感十足的诗歌诵读教学,可以重新唤醒学生的这种能力。
   2.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诗歌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的文学作品,开展诗歌诵读教学可以使学生领悟到诗歌作品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有古典诗词特有的格律美、文字美,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典故,通过诵读诗词,可以使学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同时更能体悟到文字之外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日积月累,只有大量的积累才能实现厚积薄发,而诗歌教学就是学生完成积累的重要的途径。
   3.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看成有活力、有思想的人。在诗歌教学中,通过分析诗歌的特点以及内涵,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个性化表达,了解作者的个性追求以及主观情感。比如屈原多用香草象征自身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用菊花彰显自己清高的气质;李白借用名山大川体现自身的豪放与洒脱。凡在诗歌作品上自成一派之人,均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是形成独立之精神以及独立之人格的基础,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与发展。
   二、诗歌教学中落实诵读指导的必要性
   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其具有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句式整齐等特点,这是诗词呈现一种韵律美,可以和音乐以及舞蹈等艺术形式相融合,如乐府诗、古典诗词都可以入乐演唱。在诗歌教学中落实诵读指导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押韵,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诗歌的每句末尾或者隔一句的末尾一字韵母都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动听,并且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如陆游的《书愤》,四句末尾一字分别是“山”“关”“斑”和“间”,韵母均是“an”。二是诗歌的声调富于变化,抑扬顿挫,平仄相谐,在诵读过程中通过声调的变化可以展现诗歌的音乐美感。在汉语当中,按照音调划分,可以分为平声与仄声,其中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仄声分为上声、去声以及入声,在诗歌当中平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与乐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三是节奏变化,所谓节奏即诵读诗歌过程中的顿数,是语音排列规律,郭沫若先生曾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由此可见节奏对于诗的重要性。在诵读诗歌过程中正确的停顿和断句非常重要,在开展诗歌教学时,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三、诗歌教学中如何落实诵读指导
   1.重视范读
   在诗歌教学中,范读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诵读技巧,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方式,要在诗歌教学中落实诵读指导,教师必须要重视发挥范读的作用。具体来说,范读可以分为教师范读和名家范读,这两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其中教师范读可以发挥榜样作用,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有天然的亲近感,通过教师范读更容易感染到学生,学生会不自觉受教师的影响。同时教师本身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诗歌在语调、停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现诗歌的情感变化,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名家范读的优点在于专业性更高,其均接受过专业的培养,普通话口音纯正,字词发音准确,对于诵读技巧的运用更加纯熟,且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可以更好的掌握诗歌的内涵。比如孙道临老师诵读的《兵车行》,让人情难自已,甚至于怆然涕下,即使时隔千年仍然能感受杜甫悲天悯人之情怀。这就是名家范读的优势所在,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对于学生正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名家范读也能更好的展现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2.明确诵读的要求
   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关于诵读的指导或者培训,没有掌握诵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诗歌的分析讲解,同时也要明确诗歌诵读的要求,为学生指明方向,进而通过自主探索,熟练地诵读诗歌。具体而言,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几点诵读要求:
   (1)字音。发音标准是诵读诗歌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读音应当以普通话标准发音为主,没有特定要求,不能读古音。在诗歌当中,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其中有很多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等,必须要掌握正确的读音才能流利的诵读。比如“葳蕤自生光”当中的“葳蕤(wēiruí)”“只恐双溪舴艋舟”的“舴艋(zé měng)”“畏途巉岩不可攀”中的“巉(chán)”等。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字问题,这是诵读诗歌的必要前提。
   (2)句读。句读即断句,是诵读诗歌过程中的停顿,断句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诗句的含义,明确句读才能正确诵读诗歌,并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虽然在教材中,诗歌中都添加了标点符号,但是在诵读过程中仍需要进行断句,以读出诗歌的节奏感,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有限,难以正确对诗歌进行断句,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断句,为学生诵读诗歌打好基础。
   (3)语气。在汉语当中,根据句子的结构不同,在诵读时需要使用不同的语气,大致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以及祈使四种,通过语气的变化可以表达出诗歌的情感变化。诗歌本身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诵读时必然带有语气变化,因此,有感情的诵读必须要掌握语气的变化。在开展诗歌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体悟诗歌的情感变化,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在诵读时通过语气的变化将其体现出来。
   (4)文气。所谓文气指的是诗歌当中蕴含的气势,主要是由诗歌的内容、脉络、文字表达以及思想情感所决定,同时与作者的个性以及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文气既是抽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又是具象,可以被感知的。比如《将进酒》,全诗所展现的是一种激荡豪放的气势,是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兵车行》则更多的是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之情怀。只有读出诗歌中的文气,才能真正领略到诗歌的美感。
   综上所述,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诗歌教学中必须要给予学生诵读指导,否则学生很难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也难以领略诗歌独特的韵律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以及明确诵读要求等方式,让学生正确诵读诗歌。
   参考文献:
   [1]毛丽娟.灵活诵读,徜徉诗海——浅谈古诗词教学中“诵读”教学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9(10):17-18.
   [2]刘蓓.层次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为例[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00(011):89-89.
   [3]迟洪春.“随诗潜入怀,润思细无声”——浅论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9,000(022):287.
   [4]吴祥华.以《雨霖铃》为例谈古典诗歌教学诵读指导[J].新课程(中),2014,000(008):109-109.
   [5]柴锦锦.“读”可见,“情”可现——谈古诗教学中诵读指导的呈现形式[J].信息周刊,2019(6):0317-0317.
  陈丽娜,河北省文安县第一小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3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