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职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素鸿

   摘 要 作为品德教师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德育课的课堂,给德育课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让德育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德育课课堂生活化。如何让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自己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德育课 教学 生活化
  
  一、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选取适当的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如我在进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教学时,设置了四种情境,1.骑车过十字路口正好红灯亮时?2.在河边玩耍,有人落水大喊救命时?3.发现厨房煤气泄漏时?4.你一人在家有人敲门时?让学生讨论这些情境下你该怎么做?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该如何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教学活动生活化
   作为德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前和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如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建议等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了新的情感和能力。如在《可持续性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时,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城区环境进行一次调查,通过亲历体验和调查,学生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然后让他们提建议、想办法,设计方案如何防止环境污染。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懂得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并能把保护环境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三、参与生活实践,内化知识要求
   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真正内化课堂教学要求。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时,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是教学难点。我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游戏活动课程:先发放印有稻谷、小鸟、草人、狼、狮子等十多种不同生命图案的帽子给学生,然后将毛线发给戴帽的学生,让其按各自生命间的食物链织一张“生命网”。最后我举起这张“生命网”,然后发问:“从刚才的游戏中,你们感悟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各种生命互相关联”,“每种生命都很重要”,“人类要关爱各种生命!”……教学难点的内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拓展生活课堂,提高实践能力
   德育课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拓展生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中检验、丰富所学知识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如学完《情绪是可以调适的》一课后,发下快乐手册,提示并激励学生:当你烦恼的时候,记得打开“快乐卡片”看看快乐赠言,回想这节课的内容;当你快乐的时候,也别忘打开快乐卡片,把你的快乐写下来。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在鲜活的生活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寻找,快乐无处不在,教学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与艰辛,体验他人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这样才达到思品课教育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85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