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远

   [摘 要]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然而,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照方抓药,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创新方法。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不相适应。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深化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笔者仅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 兴趣 观察 创新 化学科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能否自觉地、敏锐地、精确地从事观察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只有积极自觉地观察,才能摄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自然的变化规律。化学实验形象、直观、有趣,本身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如在讲燃烧时,补做白磷的自燃实验,把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将此溶液倒在滤纸上,然后用一镊子夹住滤纸,在空气中扇动几下便着火,并做空白实验对照之。学生便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要求了解化学变化的理论依据。此时教师再讲解白磷是一种着火点(40℃)低、易于燃烧的物质。学生不但对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学习兴趣大增。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集色、味、态、光、声于一体,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如:镁燃烧实验,氢气爆炸实验,酸、碱遇指示剂变色实验等等。
   二、积极引导,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在化学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信息、解决哪些问题,拟订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在系统观察中进行层次清晰的观察,而不至于主次不分、顾此失彼。也就是说,对于每个化学实验都必须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
   化学反应的不同现象,对人们感觉器官的刺激产生的现象不同。有的具有较为强烈而突出的影响,它在感觉中居于主导地位;有的则不然,现象常被遮盖,为学生所忽视,而且这些往往是主要反映物质本质属性的重要现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既注意明显现象,又要仔细探究隐蔽的现象;既要寻找易混现象的异同点,又要辨明它们产生异同的原因。只有具备深刻的观察能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另外,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随堂实验或学生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操作都必须正确、规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观察得正确。
   三、积极鼓励,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手脑结合,大胆质疑,发散思维,最终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体会成功快乐的同时完成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化学实验中,通过强烈的实验现象,可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刺激最好是新鲜生动的。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些教材中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实验,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奋,积极探索,研究问题。
   例如,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如果仅仅传统地完成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学生枯燥地观察冗长而不十分明显的实验现象,索然无味。这时,实验可改为:启发引导让学生分组探究完成用酒精灯加热已经炭化小木片上的氧化铜,通过生成红色的物质归纳得出生成金属铜;然后设疑、启发:碳必然要与氧结合,是生成一氧化碳还是生成二氧化碳呢?学生刚刚亲自完成生成铜的实验,仍处在获得成功的兴奋中,思维异常活跃,探索热情高涨,大胆讨论,踊跃回答。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引导探究,完成实验。虽然是同一个实验,但此时的观察重点侧重于较为明显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去探究验证自己的设想,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也过得飞快,结论的归纳验证水到渠成。学生在探索中思考,在问题情境中完成了思维的再创造。
   四、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化学科学素养
   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加强演示实验,对学生掌握双基、发展能力大有裨益。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效果。如对“白磷自燃”的实验,可以做这样的改进:在一烧杯中注入2cm深的新制开水,将一绿豆大的白磷沉入水底。当烧杯倾斜到白磷被裸露的瞬间即刻燃烧起来。这样做现象明显,速度快,还能让学生从中进一步巩固燃烧条件这一知识点。这样改进不仅能使全班学生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而且让他们意识到创新是多么奇妙和必要,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注意改进,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5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