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诱导积极思维;创设实用情境,唤起学习兴趣;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发散思维;创设辨误情境,培养分析能力;创设展示情境,展现个性才能。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状态,使学生心情欢畅、精神饱满地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的学习局面,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实用情境 讨论情境 辨误情境 展示情境 创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状态,使学生心情欢畅、精神饱满地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的学习局面,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1 创设问题情境,诱导积极思维
  教学之前,教师提出问题或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置教学于问题情境之下。例如:学习“机械运动”时,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的问题,进而引导发问,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在这里,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从而联系实际情况,展开了积极的思维。
  2 创设实用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世界。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物理是有用的,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收获感,唤起想更深层次进行探究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密度的应用”时,老师可以拿一枚戒指,让学生辨别是什么金属做的。学生的答案都是猜测的。教师可以提示用密度解决问题,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测量,最后测出戒指密度,知道是什么金属制作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单子元件组装电子门铃、制作潜望镜等。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认识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 设讨论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教学中,教师给定问题,组织学生创设讨论情境,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讨论,允许并鼓励不同的见解。由老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判定见解的优劣正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只有电压表或电流表,怎样测未知阻值的电阻阻值?学生通过课上和课下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交流综合设计出了八种测电阻的方案,无论在掌握知识上还是提高技能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设辨误情境,培养分析能力
  针对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教师有意设置错误的题设,让学生交流、讨论、辨别、分析,从而充分暴露其错误所在,进一步推导出荒谬的结果,学生在惊愕之余,加深了印象,加深了理解,收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电阻的并联”时,学生认识到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但是,有不少学生认为:两个或几个电阻并联,其中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教师以此为题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推导,学生从两个方面,一是从公式:1/R=1/R1+1/R2;二是从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变化,都证明了题设的错误。辨误情境对教学中的易错点的预防和纠正,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5 创设展示情境,展现个性才能
  教师在教学中,变课堂为小舞台,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才能的空间,用以展示学生的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小发明。学生们查资料、找材料,交流、协作,既动手又动脑,理性知识与感性实践实现有机的结合。例如:有的学生用三条玻璃片和薄塑料袋装水,围成三棱镜形状演示光的色散;有的学生用玻璃杯、易拉罐铝皮(剪成尖头三角形)、泡沫塑料块,演示闪电的形成;有的学生写成《“液体压强”演示实验的改进》、《雪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小论文。创设展示情境,学生既看到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又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创新、探索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拓宽和延伸学习渠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合作,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4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