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翠红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新课程的实施,而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那么,教师的观念如何更新,教师的角色怎样转变呢?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转变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师生关系单一,教师角色也单一。而新课改则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观念, 因此教师应顺应这种趋势,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期望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指导者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可以看出,这是针对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扮好“指导者”的角色,必须自己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二、教师应该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转化为合作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质检员”,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先安排好学生具体学习内容,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尤其检查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更像一个“质检员”。这样,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强势让学生无法实现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在新课改形势下,师生互教互学,教师的角色必须变“管理者”为“合作者”。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放下先前的“师道尊严”的颜面,由居高临下转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教师的平等地位。
  同时,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这表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合作主要表现在:
  交往。即要合作,就要交往,师生交往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交往的本质就是师生通过平等对话交互发生主体性,各自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师生间人格平等。
  互动。师生互教互学。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各自发挥作用。教师在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学,也在对话中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自己的发展成长负责。
  互惠。师生在教学中彼此都得到好处。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共享知识和经验,理解和智慧,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师应该由课程资源的使用者转化为开发者、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只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而存在,没有被纳入课程资源的行列中来,也没有被看作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主体,教师只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有关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
  课改强调,在课程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教师这一重要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资源的优化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想正在逐步得以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四、教师还应该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型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性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必须转变,要求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不转变就不能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当然,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但有一个角色始终不能改变,那就是“爱心使者”不能变,因为教育的真正秘诀,就是“爱”,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心换心,用灵魂塑造人,用真心感化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2]曾益源.浅谈课堂教学资源.《广西教育》.2002.3.
  [3]王彬.关于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探讨与研究.《考试周刊》.2005.4.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炳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0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