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亮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改革,需要学校、家长评价观念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思索我们用什么样的评价观念才能有利于下一代更加健康地发展。新教材突出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开始,就运用亲身体验与亲身实践的新型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学生是配角,是观众与听众。
  三、转变观念,注重过程
  最重要的是转换语文新课标的教育意识,它包含三个方面:
  1.新课标教学方法转换
  新课程标准,从语文教学的本质上体现出了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从内容目标上的变化,以前教学的目的是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而现在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内容上不仅注重继承传统,而且还吸收最新的思想成果。第二在实施方法上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变化,关注学的方式方法,提倡小组互助以及探究性学习,就是站在学的立场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2.课堂形式转换
  课改不是简单的课堂形式的变化,而是理念的变化。课改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发生变化,课堂形式就会有变化。以往教师只管自己讲清楚没有,现在要关注学生,要从学生需要出发,要让学生多活动,学生的主体性要多体现。课堂形式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的,围绕此设计教学目标与过程,不要把课改简单理解为课堂形式变化。关键的问题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处于何种状态?是仅仅被动地接受,还是有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兴趣和可能。只要我们的学生都呈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那么,具体的课堂组织形式如何就不是最关键的了。
  3.高中语文课从常规到常态教学的转换
  课改应该包括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手段的全面的改革。如果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最主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的变化。比如课改后发挥(下转2-7版中缝)(上接7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结果。从我们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要改的地方还真不少。核心问题是: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没有按认识规律办事。这使得学生对母语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或者只有“死”的知识而没有“活”的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反思的。
  语文学科人文性强,见效慢。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很大的提升,但我们要看到学生学与不学还是不一样的,语文提高要综合性多方面因素看,只要花力气的方向要正确,积累到一定能量就有飞跃。综合来看高二与高一有很大不同,也许一下子看不到成果,回头看看有比较就会发现有跳跃。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要关注语文学习独特的方式方法,我们认为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应该是与心智发育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关注知识之外心理情感的提升,如果我们不断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或许就能够解决困扰我们很长时间的语文学习效益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63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