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卫华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学改革的舞台。我们数学教师只有将课程改革的新策略、新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能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感悟数学。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情境;教材;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60-02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数学――这个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学生――这些新世纪之才?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课堂――教师生命力的价值所在地、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数学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学改革的舞台。它是否具有生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如何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感悟数学,让课堂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呢?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数学。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生活着就是为了学习数学。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那么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精神来学习数学。人人想学、爱学的课堂将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数学、爱数学,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
  比如在教学第二册“位置(上、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小朋友们,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大树爷爷邀请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参加他的生日宴会,也邀请了我们。让我们一同去庆祝大树爷爷的生日,好吗?”然后出示课件(小兔、小猴、小鸟在为大树爷爷庆祝生日),我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要求说出这三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由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再加上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于是很快地他们说出了小兔、小猴、小鸟的位置关系。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材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依据。在课改教材中,所选的教材应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让学生探索并可操作的内容。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备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开发教材,不要按部就班。而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材处理上,要活用课本内容,也就是要针对教材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作艺术处理,形成创新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教学更有魅力。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第三册《乘加、乘减》的内容时,如果照本宣科,可以不加思考地让学生看情景图提问题:“玉米树上结了几个玉米?”或者是:“小熊摘了一个玉米,树上还剩几个玉米?”来引出乘加算式“3×3+2”或乘减算式“3×4-1”。可是情景图的下面已经有这些算式了,如果把例图拿来当情景图用,学生就没有探索思考的空间了。所以我创设了另外一个情境,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体操比赛,然后出示课件、(小狗、小猫、小兔、小熊排着整齐的队伍),让学生先观察图,然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在参加比赛?”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式解决。学生想出了好几种算法:①4+4+4+3=15;②4×3+3=15;③4×4-1=15;④3×4+3=15。从而引出了乘加、乘减算式。这是孩子们个性的展示,也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结果。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1.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扩展开去,改变教师“包讲”或者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敢说也不善于说的教学模式。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时侯,我说:“数学家把2+2+2+2+2=10写成2×5=10;把4+4+4=12写成4×3=12,你们知道科学家为什么要这样写吗?如果让你当一回数学家,你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吗?”在这里我并不急于向学生说明乘法的含义,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弄明白乘法的含义,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如:教学完9的乘法口诀后,提问:“怎样记住9乘几的积?观察9乘几的积,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有的发现了1个9是9,比10少1;2个9比20少2,如果忘了二九(?摇?摇),就想20-2=(?摇?摇);有的发现了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如果忘了七九六十(?摇?摇),就想6+(?摇?摇)=9;有的发现了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刚好交换位置,如27、72、36、63、45、54;有的发现了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9,如果忘记四九(?摇?摇),可以想3×9=27,用27加9得36。
  2.把“做”的权力让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演示,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学生没有自主权。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由“听数学”变为“做数学”。所以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如教学“认识时间”的时侯,我先让学生玩钟面,通过让学生“玩”钟面、观察钟面,从而认识钟面。发现的方法有数一数,数出钟面上的格子数;比一比,比出时针和分针的长短;拨一拨,拨出时针和分针行走的快慢。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他们情绪饱满,态度积极。玩钟面后,我发给学生一人一个圆片,让他们画钟面。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钟面的认识,这样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思维创造得到发挥,从而使课堂富有生命力。
  又如学习《圆柱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把带来的圆柱形物体在教室中间的空地上玩一玩。过了一会儿,我就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玩一玩,于是有的发现了圆柱的上下都是直的,会滚动;有的发现了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还有的同学观察得更仔细,发现了上下两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当听到这个同学有这样的发现时,我接着提问:“你是怎样发现的?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接下来引导学生再次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结论。有的同学是用直尺量出来的;有的同学是用画的,用画的同学有的是把两个圆都画出来,再来比较两个圆的大小。有的同学更了不起,先画一个圆,然后把圆柱的另一端倒过来比,发现两个圆完全重合。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玩、动手验证,很快地发现了圆柱的特征。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从“幕后”走向“幕前”,真正从被动变为主动,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总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应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更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改革的新策略、新方法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98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