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慧珉 蒋晓博

  【摘要】多球训练是现代乒乓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从事乒乓球教学和教练员经常使用的练习方法。然而有的误用或者没有处理好多球训练的方法,或者在多球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正确的指导,导致对训练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待加强,且十分必要。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多球训练法;技术练习
  乒乓球多球训练法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根据乒乓球运动比赛及训练的实践创造的一种训练方法,后广泛地为其他运动项目所借鉴。多球训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球一用或一球多用的反复供球,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击球次数,从而提高练习的强度、密度和数量,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形成。如今乒乓球多球训练已是乒乓球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笔者就多球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多球训练法与技术练习的应用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立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无论是要打下牢固的基础还是快速提高运动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多球训练比单球训练密度大、强度大,在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多,且运动员兴奋性高,比单球训练更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在教学的训练中多球训练更具有独特的效果。
  1.推挡球训练
  推挡是直拍快攻打法的基本技术之一,推挡技术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摆速快、变化多。教师站在近台,球筐置身旁,与学生做反手连续推挡直线球、斜线球练习。推挡球失误,教师直接从筐中拿球继续练习。在掌握直线、斜线推挡球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做加力、减力推挡练习。
  2.正手攻球训练
  正手攻球是快攻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也是各种打法都应具备的一种得分手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人,教师负责发多球,2人站在对面球台的两角准备练习正手攻球,另外2人负责捡球,教师站在球台的左边,用侧身正手攻球的方式连续地向球台两角分别供球,队员用正手攻球分别将球击回。对没有基础的学生供球的速度应该先慢一些,落点要固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大练习强度与难度,教师要全面观察,及时指出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在正确运用的情况下是对动力定型有益的,多球训练对初学者和低水平者,通过反复多次的单线、定点的训练,对建立正确的基本动作动力定型或不断纠正错误的基本动作动力定型等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多球训练的不足之处
  1.供球点固定
  多球训练中,虽然教师可以改变球的落点、速度等因素,但教师本身供球位置固定,供球动作也相对稳定。而比赛中来球的位置是时刻变化的,各个来球的性质不尽相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来球判断的训练要求,削弱了对学生判断、分析来球能力的培养。
  2.击球间的联系
  多球练习中,学生连续不断地击出教师的发球,因此,不大讲究前一拍球与后一拍球之间的联系。学生较少主动去分析击球的效果,较少考虑获得主动时该怎样处理下一拍,被动时该怎样处理下一拍。长期照此练习,易使队员产生思想和动作的机械化,拍与拍之间的连续性欠缺,比赛中难以灵活自如地运用技术。
  3.缺乏实战刺激
  由于供球者始终是教师,练习的同学感受不到来自球场面对面相互对抗的压力,实战刺激不足。因此,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兴奋和紧张程度以及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特征都会有明显不足,实战时就易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
  三、结论与建议
  1.多球训练方法作为乒乓球运动训练方法之一, 在乒乓球的教学中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教师可根据条件合理地使用多球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任何一种教学训练方法自身都存在着优势和不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既要深刻地理解多球训练在建立正确动力定型、提高队员脚步移动能力、提高练习密度以及减少消耗、节约开支等方面的优势,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单纯采用多球训练对球员应变能力、处理球的连续性及比赛实战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3.乒乓球教学中,面对学生群体大、基础差、场地少、经费少的局面,教师要大胆的采用分组多球训练,强调各组学生掌握好供球时机与方法,可一人供或多人供,拍发与手掷相结合,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教师一方面要安排好各阶段的训练内容,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循序渐进,不可盲目求快;此外,多球训练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不能代替单球的技术、战术训练,更不能代替比赛,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合理地安排、组织各类训练,以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强,王磊.乒乓球多球训练法的使用[J].学术论坛,2008(3).
  [2]李莉.对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8).
  [3]白晓东.浅谈乒乓球多球训练[J].训练百科,2009(4).
  [4]陈德林,舒清华.多球训练的运用时机[J].中国学校体育,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16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