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放飞阅读的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阅读中人们可以受到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种种知识,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享受。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虽然知道阅读的重要,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想读,更不愿意读。大纲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阅读的习惯”。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读的训练,教给读的方法,提高读的能力。
  
  一、激发阅读情趣,培养阅读习惯
  
  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不断发展变化,在阅读教学中他们往往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遇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他们也总是默默地独自去享受。即使在教师提出让谁站起来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也总是表现得很拘束,快速读完完成任务即可,而不能真实地表现朗读水平,针对这一现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作品,初步感知作品的内容,顷刻间,你就会发现学生会快速地投入到自己的阅读状态,有的读得很仔细,采用精读的方法:有的读得快速,采用速读的方法;有的重在欣赏,采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有的重在领会,采用聚精会神的方法。
  真正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简单的读,而应该是有教师引导的读,所以一般称为“导读”,激发阅读情趣,就要求教师要“导”得好,“导”得妙,“导”得学生情趣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学生既是读书人,又是“书中人”。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兴趣就会逐渐产生。这时教师要使学生及时体验到阅读成功的快乐,让愿意表达自己此时此刻心情的同学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如此往复,学生就会以更高的热情去阅读,从而赢得更大的成功。在读书时,教师不能否定“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的慢读,也不能鼓励一目十行的速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即可,因为由慢读到速读,由不喜欢到喜欢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二、重视合作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l,生生合作,互动进步。受身心发展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乐于向教师请教,而更乐于请同学们帮忙,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大胆放手由小组合作解决。可由一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后对问题各抒己见,相互斟酌,取长补短,做到读悟结合,教师则相机进行指导交流,使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感想,逐渐悟出其中的道理。久而久之,就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人人争当课堂小主人。
  2,师生对话,互动交流。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在许多领域,学生的见识比教师广阔,所以教师不要狭隘地认为学生就是学生,老师就是老师,老师总比学生知道得多。学生已经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头脑,有思想,知道人间的真善美丑、辛酸苦辣,教师只有把学生看作是人格精神上完全和自己平等的独立的个体,才能逐渐被学生接受。
  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作为特殊的对话者展开互动交流,他们之间的对话在人格精神上是完全平等的状态,减轻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压抑心理,让学生看到了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一面,从而建立了朋友式的伙伴关系,为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三、了解学生需要,强化阅读方法
  
  1,创造性阅读。阅读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入到读物之中,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思想,而且超越读物本身,去发问,去思考,让实践中的问题与阅读中想象到的问题相互交织,让自己与作者发生思想的撞击,在撞击与交织中把思想引入深处,发表新的见解,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创造性阅读。
  
  2,适应个性阅读。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是不一样的。其实阅读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如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必然受到个性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在阅读活动中,有的学生生性好动,身子坐不稳,思想拴不牢:有的学生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喜欢独自一人冥思苦想。不愿请教别人;有的学生喜欢清晨读书,有的却认为晚上看书效果会更好,等等。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在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发挥有利于阅读的个性,并积极地克服有碍阅读的个性弱点,从而提高阅读效果。要让学生体会到会读书的人不去套用别人的经验方法,而是善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创造适应自身特点的读书方法。阅读方法诚然还有很多,但中国有句古话,那就是“无法为大法”,这里的“无法”并不是“没有方法”的意思,而是不墨守一种方法的意思。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针对不同文体,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优美的文章具有迷人的吸引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也可以采用自己特有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只要达到预期的阅读要求即可,大可不必一味地追求统一的阅读模式。学生对小说、散文等题材一般都比较有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添加适当的导人语就可以,使学生渐入佳境,设计精彩的导人语,是营造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古诗词和文言文的阅读与掌握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1,古诗词的阅读。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比例较大,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学习时一般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机械记忆固然不是最佳方法,但对于学生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博览群书,需要大量的知识扩充自己的大脑。必要的强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意梳理。
  
  2,文言文的阅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过一部分简单的文言文,只要求学生读通顺就可,不要求背诵。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相当比重,要求学生读懂背会,要求提高了,任务也就加重了。有效的记忆文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每句、每段、每篇。不同的作品,阅读的方法也会不同,这全靠学生自身的把握,教师还是应该本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爱好去选择。
  
  五、利用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主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课内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反过来说,课外阅读也可以使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空间中。自主选择所喜欢的作品、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同学们有了自己的阅读天地,就可以充分享受知识的海洋给他们带来的充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还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久而久之,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以后更扎实地学习各科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重在唤醒学生,面对语文阅读,教师的职责仍是如此,让学生在清醒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每个人都要摸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要从读书中去发现自己的长处,进而发扬自己的长处。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东马坊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