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教育生态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化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生态化是由于全球范围的生态觉醒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兴起的。教育生态化的实现需要进行全民教育和全方位教育,以及学科交叉和渗透。教育生态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人类教育的未来方向。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将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构建。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努力加大社会辐射力度,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承担起“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教育生态化;生态文化;科学发展现
  
  一、教育生态化
  
  教育生态化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危机加剧和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的今天,教育生态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人类教育的未来方向。
  1 教育生态化的时代背景教育生态化的兴起归因于全球范围的生态觉醒。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子和原子能时代,但同时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提高,全球环境问题也迅速恶化。自70年代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教科文组织在生态及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包括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1977年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1982,年内罗毕会议等,为全球生态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生态教育首次登上世界政府首脑会议。伴随着生态危机的蔓延和加深,世界生态教育正朝着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教育生态化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2 教育生态化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都有赖于生态教育的贯彻和开展。
  3 教育生态化要求进行全民教育。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缺乏充分认识,环境意识水平偏低,环境道德较弱。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社会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和新目标,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生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向全社会普及,就像全民普法教育一样,开展全民生态教育。这是一项迫在眉睫、至关重要的工作。
  4 教育生态化要求学科交叉和渗透生态环境教育涉及地学、物理学、生态学、化学、环境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各学科在不同层次上与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教育不能只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专业,而要面向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和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学科教育中进行渗透式生态教育值得进一步探索。
  5 教育生态化要求全方位教育生态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由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组成,正规教育主要指各种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指各种传媒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宣传和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全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工人、农民、军人、普通公民、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实验证明、媒介宣传、野外体验、典型示范、公众参与等;教育内容包括生态理论、生态知识、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生态健康、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工艺、生态标识、生态美学、生态文明等。
  
  二、生态化校园――21世纪大学校园的前瞻
  
  人类文化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化,必将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生态化的观念与思维将成为21世纪大学校园的主流。教育生态化系统强调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人的主体性,把教育与环境作为一个交互作用的网状立体整体,注重和谐与整合,力求使大学受到良好的“生态气候的湿润”。
  1 大学校园应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现代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着眼点是解决环境、资源、发展问题,目的在于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也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于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
  大学的文化氛围不是一成不变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日本学者岸根卓朗先生提出:文明大学的校园应以物和心取得调和的自然共生型社会系统为目标,以知识系统的科学(真)、宗教(善)与艺术(美)三位一体化作为办学精神,它的校舍也必须是象征文明的科学的森林、宗教的森林、艺术的森林三位一体化的自然――空间――人类系统一学会系统。这种教育理念中渗透的无疑是教育生态学的理念,体现了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目标。
  2 大学校园应致力构建良好学术生态。大学是“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殿堂,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大学“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萌芽,它表现为人力资本、内隐知识和知识产权,把川流不息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大学学术研究的一项任务。”21世纪的大学为了固守学术堡垒、提高学术声誉,都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学术生态的概念是依据社会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21世纪大学校园的学术生态,由学术――人――环境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机构系统。大学学术生态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大学的学术生态无论是群体生态还是个体生态都应秉承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生态中核心的生态因子。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已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内容”。洪堡在19世纪之初提出的“学术自由”理念,促使德

国大学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为北大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匮乏,学术追求就会淹没,创新活动就会衰竭。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是富于自由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
  3 大学校园应加大社会辐射力度。
  今天的社会,大学校园已融入到社会整体系统之中,校园网与互联网实现连接本身也代表着大学校园走向了社会而这种开放本身也是校园加强社会辐射力的前提。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轴心机构。正如纳伊曼所说:“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社会经济的轴心又是文化发展的轴心,也应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因此应该完全向社会开放。”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学术生态平衡,还应促使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
  4 大学校园应成为“国际性”开放组织。现代大学一步步走向大众,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而充分显示了大学的开放性。大学校园的开放更表现为面向世界的开放,日益表现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
  对于正在走向学习化、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WTO必然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其产生“折射”作用。随着我国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的确立,大学将致力于加强同国外高校在管理、人员方面的自由流动,实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21世纪的大学校园将树立国际化、全球化的意识,把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立足于世界,着眼于未来,走国际化发展之路。21世纪大学校园无疑将向“国际性”的开放组织发展,形成和谐、共容的良好生态。
  5 大学校园应承担“泽被人类”的使命。
  人类当前存在的问题,表面是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实质上是人自身的问题。因此,21世纪的大学校园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它理应承担“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按照生态学的观点,人与自然具有“亲生”与“共生”的关系,把宇宙万物看作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构成性”存在,在人类这种必须做出的大转变中,教育是大有可为的。因此,21世纪的大学校园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同时,面对历史的呼唤,大学校园应致力于校园生态的探究与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生态的新天地,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