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互联网与多媒体的优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志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诸如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近些年来,在开展科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被下述矛盾困扰着:一是学校对学科的发展与重视不够的矛盾,二是教师的需求与短缺的矛盾,三是科学学科需要大量教具、学具与财力薄弱的矛盾。几年来,我们在尝试运用结合互联网教学手段改善上述问题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
   合理使用互联网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使用因特网帮助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运用网络,再现画面,增强直观性
   小学科学课中,有很多内容仅仅是文字表述,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能力不强,观察不细致,生活经验少,很难进行探究式学习,必须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而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运用刚好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寻找生物的家园》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感知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以至于学生兴趣不大,而结合互联网与多媒体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
   在这里我们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叶和花》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有关叶和花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身临其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借助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信息刺激学生各项感官,使之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学习中。如在教学《化石告诉我什么》一课时,先播放各种美丽化石的图片,找同学说说在化石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以美丽的化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播放一段恐龙化石形成过程的短片,以化石形成的奥秘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保存下来?人们是怎么发现恐龙化石的?此时学生不仅被化石的美丽所吸引,更为化石形成过程的神奇而深深震撼。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介绍化石更多的相关知识,将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来。
   三、突破时空,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为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
   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但是利用互联网的多媒体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如学完了《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四、虚实互补,优势互补,自由开放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网络。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亲历验证、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所以形象化教学、实践性教学、直观性教学很多,而结合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示范性强,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种问题教学的需要。如果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与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就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众多高质量人才。
   综上所述,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始终处于大容量的信息流中。它启发学生不断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与课堂知识进行对比、补充、内化,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蒙县教育局仪器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