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放式教学方法在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静

   诗词鉴赏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近年来诗词鉴赏在语文高考试卷中的分值有所提高。传统教学的说教和题海战术的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埋没了学生的活力,以致鉴赏教学使教师疲惫,学生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开放式教学方法可以一试。
   所谓开放式教学,指的是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取而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诗词鉴赏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做法是:少一点规则要求,多一些想象联想;少一点依纲据本,多一些自由表达;少一点传统因袭,多一些生动灵活。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融入开放式元素,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借鉴。
   一、设置情境,激发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设置多种情境,使课堂焕发活力,激发学生的的想象力。
   1.设置场景情境
   场景情境主要依靠多媒体,多媒体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疲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有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更好地体会出诗词中的意境和美感。因此,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的生动性、形象性、可感性,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使单调的说教式课堂变得丰富有趣,从而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古诗词知识具体化、实物化,促使学生投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它的意境美,体会它的语言美,领悟它的技巧美,体会它的情感美。这样学生对诗词美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2.设置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证明,“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撇开参考书,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教师再适时地加以点拨,学生由“被学”的角色转为了“要学”的角色,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到在教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是僧敲月下门,而不是僧推月下门?”这个问题提的非常精辟,笔者让学生们自己揣摩其中的深意。同学们激烈地讨论,在难分结果时笔者给他们讲解了答案及原因:这是一个故事。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同学们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了,更好地理解了诗的意境。
   二、揣意说“画”,提高表达力
   在学生的心目中,诗词鉴赏是一个难点,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也就没有了再读下去的兴趣。教师可以化难为简,看图说话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于是笔者萌发了在鉴赏教学中让学生看诗说“画”的想法,让学生自己去亲近诗词,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抽象识记教学变得机动灵活,生动易懂。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诗人在诗情画意中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学习这一课前,笔者先给他们看了一组相关的图画,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联想与想象看图说“画”,其中有位同学写得十分传神: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着归来,一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整首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非常直观的清新秀丽的山水画。由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轻松地走入诗的意境中,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思考这一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那就不难了。
   由诗及“画”地审视文人雅士独特的审美趋向和审美情趣,在诗歌教学中,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品位,不失为一次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有益尝试。同时,也为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契机。
   三、合作探究,增强鉴赏力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创新的动机,适时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心甘情愿地充当配角,这是古典诗词开放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求知、探索,既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又不知不觉地培养了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切实的提高,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彰显它的活力。
   如,学习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采取划分小组的方法让学生们从诗歌的主题、语言、艺术技巧等角度讨论,然后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赏析文字。学生们讨论十分激烈,有的组收集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以此为据,得出主题;有的组从炼字的角度就诗中“无边”、“不尽”等特别的字、词分析作者的情感,有的组甚至想到了前一篇文章的作者李白,把杜甫与之对比……以往冷寂的课堂霎时变得充满了活力,知识点不知不觉地呈现出来,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完美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古典诗词的开放式教学,能够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学生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也就不会再“望洋兴叹”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李堡中学(2266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1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