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诵读让小学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婷婷

   摘 要: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它要求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诵读课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亦即阅读主体对课文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同的阅读层面应对学生有不同的诵读要求。
   关键词:诵读;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要想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素养,我认为诵读就是这其中的关键一环。下面,本人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诵读的意义与现状
   什么是诵读?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它要求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诵读有利于体会文本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而成诵,也有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语文大纲》中明确要求:“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断。”可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但是,从现状看来,为了应付考试,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材料、语言模型的感知积累,对课文的形象、思想、情感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则重视不够。本来是情感丰富、形象生动的课文,通过老师的分析与概括,鲜活的语言被抛在脑后了,生动的形象不见了,丰富的情感也荡然无存了。我们让学生接受的不是蜿蜒飞腾的“生龙”、威风凛凛的“活虎”,而是几根干巴巴的龙筋,一堆黑糊糊的虎骨。这样的语文课对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培养又有什么用处呢?
   二、诵读的重要性
   孩提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黄金时期让小学生背诵一些美文佳作名篇警句,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试想有浩瀚的大海才能卷起万丈巨浪,形成各具特色的浪花,而干涸的洼地只能是望洋兴叹。也许有人认为孩子的理解力还不够成熟,囫囵吞枣能起多少作用呢!其实,牛吃草不也是靠反刍来消化的吗?学习首先是继承,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的濮侃行先生回忆童年生活时说:“记得小时候读古文,老师只要求反复读,我也不求甚解,有的名句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之类,我当时并不知道是比喻,老师也没有讲过这是什么格式的比喻。我就是喜欢读,读得很有劲,几十年忘不了。后来我成为了中文系的学生,成了语文工作者,我又从语言理论和语言知识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才觉得有许多规律可寻。我从个人的经历中发现,中小学阶段,应该多学一点具体的感性的语文材料,尤其是文学作品。到了高等学校深造时,这些东西作为基础,再在系统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下加心提高,那就比较切合实际,行之有效了。如果在中小学阶段过多地讲授语法系统知识,不但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产生顾此失彼的后果。”
   叶圣陶先生也多次重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在他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能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蕴和丰富的情味,甚至包括作者难以用词语表达,然而又流淌于字里行间的微妙之处。既然诵读的作用如此显著,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该怎么指导学生诵读呢?
   三、诵读的指导方法
   老师们都知道,诵读课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亦即阅读主体对课文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阅读层面应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1)诵读注重一个“熟”字。每教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读书。让学生通过由慢到快、由断到连的摊牌练习,在借助汉语拼音的条件下辨认课文中的生字,并逐渐把一个个独立的汉字连缀成词语、句子、段落、篇章,最终达到对整篇课文正确连贯地朗读。这一过程很像是音乐课上的试唱。音乐课上,教师总是要学生看着谱子一句一句地练唱。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多次反复练习,直到正确无误了,才一段一段地唱,最后要能把这首歌曲正确、流畅地演唱下来,并从整体上把握这首歌曲的大体意思或情调才能罢手。
   (2)诵读不能忽视“讲”的作用。读和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清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说:“盖读一篇,能求名人指点,剖析精微,从而细加审玩,则读十可以当百;若不求名人指点,更不精研细阅,虽平浅之文,尚不能窥其所以,何况精深者,虽读百不如十也。”由此可见,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讲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讲主要是对学生起到指导、引导、疏导的作用。
   (3)诵读要注意“精要”。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阅读活动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比如你读《翠鸟》中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一段,就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也就是说,要迅速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想象出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翠鸟的形象。
   (4)诵读更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要知道,声调也是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形绘色。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用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你读“小雪花飘呀飘呀”,就要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让人听了好像看到一片片雪花飘飘悠悠落下来。若是读“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就要读得重一些,有气势一些。只有这么读,才能让人感到雪下得很大很大,风刮得很猛很猛。
   我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一定要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走进教材,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多读多背,“厚积薄发”。一旦学生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了。读得多、读得好了,语感便具备了,语言材料也充实了,再辅以语言知识的点拨,何愁语文学不好呢?
   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唱响诵读的乐曲吧,这首乐曲一定充满了认知、体悟、融情、创造的灿烂火花。
  (乐清市城东第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