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地理学习的法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其地理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接下来笔者将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联想学习成功后的情景,诱发兴趣
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一件事前,一般会对它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期,在预期的引导下坚持去做这件事情。厨师想象自己做出来的佳肴多么诱人,继而辛苦劳作;作曲家想象自己作出的曲子多么美妙,从而创作热情迸发。作为学生可以想象考试成绩优秀,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诱发学习兴趣。
二、设置悬念教学,激发兴趣
在讲太阳辐射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安徽省阜阳市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呢?是因为太阳照射不到这里吗?讲风蚀作用时,教师可以问:为什么东南丘陵没有风蚀蘑菇呢?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教师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知道答案的学习兴趣。“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应在探究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用“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性语句,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成就或有了创新性想法,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轻易全盘否定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或书本上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以求得正确结论,这样学生就会在愉快的气氛中增强学习兴趣。
四、利用图像教学,启迪兴趣
在讲合理利用水资源问题时,笔者选了一幅叫做《宇宙乞儿》的漫画,画面上地球伸出两只手,哀求道:“请施舍点儿水给我吧”。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幅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最后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探究、交流看法。在讲完人地关系后,笔者选择《宇宙出汗了》这幅宣传漫画,画面上的地球被拟人化,“头”上大汗如雨,“脸”上露出惊慌、痛苦的表情;工厂及汽车排出的废气包围地球,一片已被砍伐破坏的森林触目惊心。画面下有解说词:“啊!地球出汗了。”学生看完漫画后,笔者提出问题:这幅宣传漫画揭示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引起什么后果?漫画教学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趣味无穷,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五、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兴趣
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能提升兴趣,并开始真正的创造活动。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等,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力的作用。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