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何不让“兴趣”缺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红兵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正受到空前重视,一方面是由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底蕴的呼声渐高,另一方面,由近年来各地及全国高考命题趋势来看,阅读量的增多,题型、题量的逐渐增加也使强化阅读成为大势所趋。于是,教师们耳提面命,家长们旁敲侧击,学生们俯首听令,作家、教育家们精心配制了一道道营养大餐,出版商们亦磨刀霍霍,瞄准了这块肥厚的阅读读物市场,而家长们则心甘情愿地掏腰包恭迎“名著”。可是目前,中学生阅读的现状如何呢?不能不说是:提起阅读就头疼,拿起名著就犯困,一本本装帧精美的“推荐书目”在书架上睡起了大觉,而在测试、高考中,阅读题却依旧是横亘在学生心中的“伤心岭”、“失分坡”。
一面是教育界出版界看似理性的“热”,一面是学生们仿佛“感性”的冷,无论动机多么美好,理由多么充分,遭遇尴尬之后,我们的确该冷静地反思一下,这些营养大餐的配制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按照怎样的比例、由谁来配制?
笔者曾在任教的班级做过调查,大多数同学家里都有家长给买的名著,可喜欢阅读的学生只占20%,多数同学反映“太深奥”、“不理解”、“太罗嗦”,相反,他们对专家和教师、家长们视为洪水猛兽的网络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却情有独钟,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在学生中的认同率远远超过鲁迅、雨果、莫泊桑。
我们可以把责任归之于“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学生们心浮气躁,降低了学生们的阅读品位;也可以抱怨“电视一代”已失去阅读的定力和静气;我们还可归咎于学生阅读的从众、休闲以及时尚心理,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中学生阅读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尴尬,主要是由于“兴趣”的缺席。
相信对我们每一个成年阅读者来说,“三更有梦书为枕”是我们都曾拥有过的美好体验。清茶为伴,一书在手,陶然悠然,心灵自由地飞翔,这是何等的惬意,而蒙昧的开启、思想的顿悟、灵魂的升华,就在这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如点点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阅读伊始,何曾有人给我们开过“推荐书目”,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未必给自己定了指标,要将所有名著“一网打尽”。我们所读书籍上更没有名家大师点明“要义”,给出“思考和练习”。可我们也真的从不曾为读什么犯愁;也从不因读书头疼,而且我们阅读的书籍看似随意,实则其广度和深度是随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而循序渐进。这样的读书于我们是一种享受,一种美好的心灵旅程,而不是如现在很多学生所言的“一种痛苦”、“一种折磨”。
可我们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们的呢?首先,论及阅读必强调品德的陶冶、对学习的作用,强调要有所收益,甚至附上思考练习题;推荐书目则非名著即经典,仅教育部指定书目中就列有26种之多。而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关部门收集了80种中外推荐书目。其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中外名著依次为《诗经》(32次)、《史记》(31次)、《庄子》(31次)、莎士比亚戏剧(30次)、《老子》(30次)、《论语》(29次),此外,《荷马史诗》、《楚辞》、《浮士德》等赫然名列其上。坦率地讲,这其中许多名著思想极为丰富,语言也十分深奥,大多数成年人尚对它们敬而远之,我们又怎么能让年龄小、阅历浅、思想稚嫩的青少年们对它们甘之如饴呢?
二是我们是否尊重了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既包括书目的选择,也包括理解角度的选择。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许多课外阅读丛书在编撰过程中,编者个人意识过强,动辄打出“郑重推荐”、“学生首选”,却没有一套丛书在前言或后记中谈及曾做过相关的阅读调查。那么我们有理由问,这是专家首选还是学生首选?专家的选择就一定科学,合理,合乎学生的口味吗?更何况这些丛书的编订宗旨,大多过于强调教化性、功利性、实用性,对学生的指导性,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口味。
三是让学生们带着任务读书,也在客观上让他们对阅读产生了畏难心理,背着沉重的包袱行路。他们如何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获得充分的阅读愉悦呢?
其实,我们不要怕学生们阅读层次低、读的书浅。我们每个人的读书生涯都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吗?我们要做的首先应该是让学生们由兴趣开始,引领他们进行阅读,让学生们自己在书海中泛舟,自由饱览两岸旖旎风光,心旷神怡。由兴趣形成习惯,由习惯来提高兴趣。相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结构的变化,会自然而然地调整自身的阅读选择。
选自《文学报》
责任编辑/夫 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0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