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阅读方法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秀英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超前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阅读能力对于超前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发现,体验创造,学会思考,勇于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阅读 主动学习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呼唤、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初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超前学习,然后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研究。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一个阅读不好的人,他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在教学实践中我悟出:要想进行超前学习就必须使学生具备阅读能力(即在教师组织、诱发指导下,通过学生阅读由学生独立思考、自觉主动的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采取指导读
  对于刚跨入中学的学生,老师要采取示范读,即指导读的方法。比如:读完概念时,要从课题入手,将黑体字前面的内容认真读完,要在形成上下功夫,在剖析结论上下功夫。阅读概念时要防止两种不会读:1.二、三分钟读完,只看黑体字囫囵吞枣。2.眉毛胡子一把抓,理不出头绪,抓不住本质。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寻根问底。
  其次,采取引导读
  当学生对阅读发生了兴趣,积极模仿老师去评析关键词语,背概念不再靠一种惯性,而是理解的准确的记忆时,老师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读。如看例题,首先要看清题目,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再拟定解题计划,在审题的基础上考虑:以前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题或与它密切相关的题;这个题如果和已经解过的题类似,是否能用其他的解题或其他的结论来解这道题;这道题可以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吗?更换一下是否能使它归结到某一定义或定理上去;能否引用辅助因素或新的未知量,使未知量和已知量的距离缩短呢?若是证明题,就从已知条件出发想想可能知道什么,再从求证结果想想需要知道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把题目解出,把自己的求法和课本上比较,谁的简便?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真正掌握、灵活运用,自己哪一方面要比教材上做得好,若自己求不出,要认真看书,看懂了,再想能否用别的解法,不要满足一种解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将知识系统化。假如自己求出,但与课本上一比较,是个错误解法,一定要弄清楚错在哪儿,为什么错,找出错的原因,根据正确答案订正。
  最后,学生独立读
  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要点,每个要点的内容,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可采用先讨论再读。因为有一定的难度,若要学生独立读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老师可按能力高低将班上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个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可以使讲解者心理满足,能力得到表现,他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思维,当他思维不太清楚时其他同学就有可能补充,谁作的补充正确了就又可以引起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补充不确切时其他同学会指正。这样通过互相切磋,互相融合,互相学习,达到了互相提高的目的,当他们把问题解决后再阅读,就会迎刃而解且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一旦哪一小组没有讨论出,一经其他组或老师的点拨,会很快理解弄通。让学生学会,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前者指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出为什么,从而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充实到课本中,后者指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对这些知识进行精练和提取,从而找出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达到会把小题做大,把大题做小的境界。
  这样,我们的教,不再是单纯的教,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效果,使阅读进入比较型,进入批判型、探索型,让学生体会发现、体验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究、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大大提高学生素质,使我们的教源于课本,源于学生,高于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