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嬉笑怒骂 风骨暗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紫胤

  滑稽、搞笑、逗趣……这些词语都是与幽默无关的。
  幽默是一种智慧,亦是一种素养。幽默既不像滑稽那样使人傻笑,也不像冷嘲那样使人尴尬,它是很适中的,是使人在理智、情感上感到会心的微笑的一种东西。有些人即使掌握上千个笑料,在许多场合即兴表演如鱼得水,也不能称之为“幽默”――插科打诨的段子,只是亵渎了幽默。
  幽默不是通过提倡就能风行的,正如智慧,不是看几本书听几堂讲座就能拥有的。真正的幽默,是具备这种素养的人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快乐、睿智、灵性……真切、自然、如沐春风。仔细品一品,或许只是嘴角那么微微一翘,心里就荡开了。
  
  论幽默
  文/林语堂
  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现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
  真正的幽默,学士大夫,已经是写不来了。但是正统文学之外,却无时无刻不有幽默之成分。宋之平话,元之戏曲,明之传奇,清之小说,何处没有幽默?若《水浒》之李逵、鲁智深,写得使你时而或哭或笑,亦哭亦笑,时而哭不得笑不得,远超乎讽谏褒贬之外,而达乎幽默同情境地。《西游记》之孙行者、猪八戒,确乎使我们于喜笑之外,感觉一种热烈之同情,亦是幽默本色。《儒林外史》几乎篇篇是摹绘世故人情,幽默之外,杂以讽刺。中国真正幽默文学,应当由戏曲、传奇、小说、小调中去找。
  因为正统文学不容幽默,所以中国人对于幽默之本质及其作用没有了解。常人对于幽默滑稽,总是取鄙夷态度。道学先生甚至取嫉忌或恐惧态度,以为幽默之风一行,生活必失其严肃而道统必为诡辩所倾覆了。其实幽默为人生之一部分,人生是永远充满幽默的。
  我们发笑时,总是看见旁人受窘或遇见不幸,或做出粗笨的事来,使我们觉得高他一等,所以笑。看人跌倒,自己却立稳,于是笑了。看人栖栖皇皇热衷名利,而自己却清闲超逸,于是也笑了。但是假如同作京官而看同级的人擢升高位,便只有眼红,而不会发笑;或者看他人被屋压倒而祸将及身,也只有惊惶,不会发笑。所以笑之发源,是看见生活上之某种失态而于己身无损,神经上的一种快感。
  幽默并非一味荒唐,既没有道学气味,也没有小丑气味,是庄谐并出,自自然然畅谈社会与人生,读之不觉其矫揉造作,故亦不厌。或者在正经处,比通常论文更正经,因其较少束缚,喜怒哀乐皆出之真情。总之,西洋幽默文大体上就是小品文别出的一格。凡写此种幽默小品的人,于清淡之笔调之外,必先有独特之见解及人生之观察。因为幽默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观,在写惯幽默文的人,只成了一种格调,无论何种题目,有相当的心境,都可以落笔成趣了。这也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犹如说学诗,最要是登临山水,体会人情,培养性灵,而不是仅学押平仄,讲蜂腰鹤膝等末技的问题。
  因此我们知道,是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话近情的人,才会写出幽默作品。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其结果必有天下相率而为伪的生活与文章,也必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朽霉腐,五分热忱,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斯底里,夸大狂、忧郁狂等心理变态。
  感悟:
  现代著名散文小品大家林语堂是第一个将英文“humour”一词译成汉语“幽默”的人,同时他在自己创办的《论语》杂志上也大力发扬幽默,被世人誉为“幽默大师”。这篇文章阐释了林语堂的幽默之道,文章开篇言明:“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即我们不但在安逸时有心智妙语连珠,在落魄时也能有情趣享受当前;坦荡豁达,举重若轻地面对人生,是幽默的价值所在。
  林语堂的语言是现代文学一大绝,其庄谐并出,嘻笑调侃,幽默百变,如超凡入圣的庖丁解牛,处处无所用心,又处处神出鬼没,由此文可见一斑。
  
  谈幽默
  文/老 舍
  幽默是一个外国字的译音,正像“摩托”和“德谟克拉西”等等都是外国字的译音那样。为什么只译音,不译意呢?因为不好译――我们不易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字,完全能够表现原意。假若我们一定要去找,大概只有“滑稽”还相当接近原字。但是,“滑稽”不完全相等于“幽默”。“幽默”比“滑稽”的含意更广一些,也更高超一些。“滑稽”可以只是开玩笑,而“幽默”有更高的企图。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则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英国的狄更斯、美国的马克・吐温,和俄罗斯的果戈里等伟大作家都一向被称为幽默作家。他们的作品和别的伟大的作品一样憎恶虚伪、狡诈等等恶德,同情弱者、被压迫者和受苦的人。但是,他们的爱与憎都是用幽默的笔墨写出来的――这就是说,他们写的招笑,有风趣。
  我们的相声就是幽默文章的一种。它讽刺,讽刺是与幽默分不开的,因为假若正颜厉色地教训人便失去了讽刺的意味,它必须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而后细一咂摸,脸就红起来。在语言上有了含蓄,在思想上多少尽到讽刺的责任,使人听了要发笑,也要去反省。这大致地也可以说明“滑稽”和“幽默”的不同。
  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幽默的作家必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精辟。幽默的作家也必须有极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因为观察力极强,所以他能把生活中一切可笑的事,互相矛盾的事,都看出来,具体地加以描画和批评。因为想象力极强,所以他能把观察到的加以夸张,使人一看就笑起来,而且永远不忘。
  幽默的作家当然会有幽默感。这倒不是说他永远以“一笑了之”的态度应付一切。不是,他是有极强的正义感的,决不饶恕坏人坏事。不过,他也看出社会上有些心地狭隘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闹情绪,其实那都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用不着闹得天翻地覆。所以,幽默作家的幽默感使他既不饶恕坏人坏事,同时他的心地是宽大爽朗、会体谅人的。假若他自己有短处,他也会幽默地说出来,决不偏袒自己。
  人的才能不一样,有的人会幽默,有的人不会。不会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强要俏,去写幽默文章。清清楚楚、老老实实的文章也能是好文章。勉强耍几个字眼,企图取笑,反倒会弄巧成拙。更须注意:我们讥笑坏的品质和坏的行为,我们可绝对不许讥笑本该同情的某些缺陷。我们应该同情盲人,同情聋子或哑巴,绝对不许讥笑他们。
  感悟:
  老舍的这篇文章娓娓道来,在平易近人的语言中说出了幽默的真谛。首先幽默不等同于滑稽,因为“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可以说,许多人或许有足够的小聪明,有足够说笑的本领,但那只是术不是道;幽默需要厚重的人生底蕴、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有真正的智慧。而幽默也绝不等于用良知去调侃,幽默的作家要有极强的正义感和同情心,简单的道理同样引人深思。
  文章高调容易,平易难。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的质朴平淡并没有遮掩这篇文章的光芒。这是我们在写作中应借鉴的。
  
  说笑
  文/钱钟书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笑只能算是废物或奢侈品,因为人类并不都需要笑。请问多少人真有幽默,需要笑来表现呢?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
  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一经提倡,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拘的弄成刻板的。这种幽默本身就是幽默的资料,这种笑本身就可笑。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
  国货提倡尚且增添了冒牌,何况幽默是不能大批出产的东西。所以,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脸。挂了幽默的招牌,小花脸当然身价大增,脱离戏场而混进文场;反过来说,为小花脸冒牌以后,幽默品格降低,一大半文艺只能算是“游艺”。小花脸也使我们笑,不错!但是他跟真有幽默者绝然不同。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幽默。
  所以,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成职业。我们不要忘掉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换句话说,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把幽默当为一惯的主义或一生的衣食饭碗,那便是液体凝为固体,生物制成标本。就是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
  幽默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自己看得严重。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笑。我们又联想到马鸣萧萧了!听来声音倒是笑,只是马脸全无笑容,还是拉得长长的,像追悼会上后死的朋友,又像讲学台上先进的大师。
  大凡假充一桩事物,总有两个动机。或出于尊敬,例如俗物尊敬艺术,就收集古董,附庸风雅。或出于利用,例如坏蛋有所企图,就利用宗教道德,假充正人君子。幽默被假借,想来不出这两个缘故。然而假货毕竟充不得真。西洋成语称笑声清扬者为“银笑”,假幽默像掺了铅的伪币,发出重浊呆木的声音,只能算铅笑。不过,“银笑”也许是卖笑得利,笑中有银之意,好比说“书中有黄金屋”;姑备一说,供给辞典学者参考。
  感悟:
  钱钟书厌恶以说笑逗乐为目的,以玩弄文字为乐趣的人,“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就是本文的主旨所在。钱钟书以“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来比喻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毫不留情地嘲讽了当时文坛的病态、虚伪和矫情。“国货提倡尚且增添了冒牌,何况幽默是不能大批出产的东西。”所以幽默一经刻意模仿,结果变成了矫揉做作的小花脸,变成了轻佻的卖笑。
  文章幽默轻快、生动简练,充满着丰富的例证和形象的比喻,在半文半白的文字中指陈去陋,痛快淋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8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