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想―悟” 奏出诗歌复习最强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诗歌是中华文学瑰宝之所在,亦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题材。因此,切实提升诗歌复习效果成为了每个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环顾当下的诗歌复习课,存在着较大弊端,师生都在竭力地探索着有什么样的解题套路,尽可能地多得分,充满了应试意味。这不仅仅抹杀了诗歌的灵性,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得不到切实的提升,如果遇到有新意的诗歌,应试时反而不知所措,无处下笔。笔者反思多年高三的诗歌复习教学,认为要提高效率应当使诗歌复习具有“语文味”,引导学生关注“读”、“想”、“悟”三个主要环节,让诗歌复习课堂充满语文学科特点,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体味诗歌的形象、情感、意境,领悟诗歌的内涵。
   一、重拾最基本的武器――朗读
   在看重高考分数的今天,有很多高三老师和学生认为课堂上花时间朗读诗歌那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将朗读这一语文学习最为“低级”的武器弃之一旁,殊不知如此做法无异于舍弃大门不走而翻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读”的功效,“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通过“读”可以丰富和固化我们的“语感”,对于诗歌复习尤为如此,因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就隐藏于诗歌语言之中,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剥去诗歌的语言外壳,感受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
   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是英雄壮志,是收复中原的爱国主义激情,要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唯有用朴实粗犷的语言,高亢悲壮的音调才可。笔者在复习这首诗歌时,首先范读,让学生感受那种激昂的氛围,激发其朗读的欲望。接着,让学生自己初读,读懂读顺,了解诗意。再进一步精读,读时在头脑中再现情境,融入感情,可想象诗人“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的慷慨形象,感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郁闷和“白了少年头”的悲切,体味“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那份豪情壮志。老师在课堂上不必作过多的讲解,需要在朗读技巧、情感上加以指点,让学生在慷慨激昂的朗读过程中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力求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体会诗人立志报仇雪耻的爱国激情和必胜信念。可以推测,有了如此的体验,学生在做岳飞的《满江红・遥望中原》相关试题时必然游刃有余。
   二、尝试着与诗人沟通――联想
   “诗是无形画”,但传统对诗的解释大多停留在诗歌的文字表面,其结果是有部分学生对诗歌的意境一知半解。笔者认为,要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的真实情感,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过联想尝试与诗人沟通,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倾向等。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分析和突破。学生在读诗时需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相应的画面,这时,学生可以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和诗人心灵相通,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此时诗人的形象在想象中丰润起来,同时挖掘出诗歌的弦外之音。
   例如,笔者和学生复习林景熙的《溪亭》时,要求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学生可以抓住“日暮”、“月初白”这两个表示时间的意象,发挥想象,设想诗人当时的情状:诗人徒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去。但见初月挂高树,微风冷吹,似觉酣酒已半醒。林中高树萧疏,落叶飘零,诗人独行,心绪不宁,唯有百无聊赖细数空中流萤,忽闻渔歌唱晚,放眼遥望,孤灯隐现。通过想象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诗中孤独苦闷和漂泊无依的心境。
   三、深度地推敲诗眼――感悟
   叶圣陶说:“一篇好的作品,只读一遍未必就理解得透,要理解深透,必须多揣摩。”朱熹提出“虚心涵咏”,即多用心揣摩感悟,揣摩字词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重要方法。尤其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也多次出现有关“炼字”、“诗眼”的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去揣摩感悟诗中的重要字词。
   例如,笔者复习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时,要求学生对这首诗的诗眼进行分析,那么学生既要找出诗眼是“怨”,同时又要体会为什么是“怨”,这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全诗首联紧扣“怨”字展开,学生可从首联写湘水的流不尽,体会屈原不尽的哀怨;从颔联“怨何深”感受“怨”之深重,颈联尾联景中含情,从“日暮”、“秋风”、“萧萧”这些典型的秋景中联想到屈原笔下的秋天枫叶,更让人品味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所以,言有尽而意无穷,对诗眼、重要字词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全诗意蕴的理解。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考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能力,关注诗歌复习的每一个细节,重视学生在诗歌复习中能力的逐步培养,必然能够使学生学得实,悟得多。高三的诗歌复习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想、去悟,把对诗歌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心理倾向中,这不是生搬硬套一些框框架架的解题方略所能替代的,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解题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2267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