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学生为本――高职学生管理新举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具体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即要确立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依靠学生办学校,以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办学宗旨,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五年制学生是以初中为起点的学生。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以及其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决定了其教学与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学制学生。学生入校年龄平均在16-18岁之间,正处于从少年后期到青年时期过渡的青春发育期,情绪行为和心理波动性较大,观念上、道德上容易产生错位和倾斜。加上学生生原来文化素质较差,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育管理中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使五年制高职生顺利的度过青春期,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五年制高职的学生的管理不能延用初中 “严”字当头的管理模式,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绝对控制与监督,也不能一切事务或大多数事务留由学生自行处理,完全实行现行高校的“开放式自我”管理模式。笔者认为,五年制高职生的管理应该是指导为主,管理为辅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的转变是改变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的关键。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管”、“堵”为主的管理观念已不能适应高职五年制的管理模式,老师要逐渐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心与心零距离对接,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管理必须以教育管理观念变革为先导,在学生工作中加强服务意识,把学生当成朋友,当作弟弟、妹妹来进行引导。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坚定爱国、成才、奉献的意识,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学习、讨论、座谈、撰写论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并学以致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了开拓的人生目标。
  2、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成才先做人,塑造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弘扬时代“主旋律”。通过随机和定期的思想调查,把握学生思想动向,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和需求。为学生教育管理提供详实的材料,并且为有目的性、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做好准备。各班级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教育活动,三月份开展基础基础文明竞赛月、五月份开展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和行为礼仪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创新,加强深度,增强实效。
  3、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和优势。利用国家的重大节日和五四青年节、“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等开展形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对于每次重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精神都受到巨大鼓舞,学生的身心得到教育。同时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服务、到敬老院慰问演出,组织学生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压力,思想上有了更高的认识,使学生自觉学习,健康成长,努力成才。
  4、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主要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教育,通过马列协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展开讨论,增强学生的信仰。通过举办“业余党校”,并请专门老师给学生上课,使学生对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决心永远跟党走!对学生党员进行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纪律教育,同时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目标管理,我们采取学生党员责任区,学生党员包班级、包寝室,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真正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三、端正学习动机,强化学习教育。
  学生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浅入深的,就是初等、中等、高等循序渐进的过程。五年制高职教育虽说是高等教育范畴,但是他的教育对象是仍然只有初等文化教育层次的并且未成年的学生。五年制高职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学习主动性较差,上了高职以后,要面临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等多种学习任务和困难,许多学生很可能放弃学习。作为班主任必须正确引导和指导,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为此,需做好以下几点:
  1.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没有知识和技能,就难于立足于社会。只有把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3.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知识和技能。
  三、管理方式要互动,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
  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性,是当前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学生艺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做好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具体应体现出“四个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人文关系与制度管理互动。在日常的行为管理中,要积极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班主任要积极的参与其中,高职生有一种崇拜的心理,要通过老师的人格魅力去征服高职生,使高职生以老师为榜样,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开展知识与文体的交流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文化时间,让高职生与其他班级的同学进行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的得到知识的吸收和思想的交流。在日常的管理上,要使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管理其中,设定值日班长,让学生进行换位的思考,逐渐的使约束性差的学生体会到管理的真正内涵。
  四、管理过程要协助,调动学生的自我意识。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协助管理方法是有意的,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具体操作突出以下几点:一是平常性事务交于学生自行处理。关键时机来点“点睛”之语,进行“宏观调控”,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即便结果不理想,但学生从失败中得到教育和经验,自我反省,从而得到锻炼;二是小事不追究。不影响大局的小错误,做到管理者心中有数,对学生不做深入追究,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问题,自己改正;三是某些情况“视而不见”。学生之间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和系统,某些有违规定的情况,这个系统是可以自我消化和解决的,不需要管理者插手的尽量“视而不见”。
  五、管理评价要多角度,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
  评价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样化的管理评价体系引导正确的管理过程,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对于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而言,无论是愈加多样化的学生个体,还是社会发展对多规格、多层次的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都强烈要求建立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指标清晰的多样化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要注重发展性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发展自我的信心。因此,要重视个性和个性发展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要鼓励、鼓励、再鼓励,支持、支持、再支持。努力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评价内容要注重全面性
  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需要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等的提高。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3、评价过程要注重全程性
  一是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主要对学生单元学习全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多方进行评价,从中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二是发展全程的评价。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袋”,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进步趋势、发展优势,从而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明确发展方向 。
  4、评价方式要注重多元性
  改变过去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一考定终身的作法。采用学生自评、学习小组评、教师和家庭社会有关人士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上可以是谈话、演讲、实际操作、开闭卷结合、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品德、学习、个性心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学生本人见面,师生共同分析,达成发展目标。改变过去排名、公示的错误作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5、要注重效率评价和评价的综合性。在日常管理中,当发现个体存在好的方面的时候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对那些后进生来说,班主任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那怕是一点点进步,例如:能按时上操了、今天上课没有迟到、学习技能比一般同学进步快等。同时对学生也不能单一的进行批评或者表扬,要采取表扬和批评共同开展的评价方式。
  总之,教育管理中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始终以学生为本,总结经验,将五年高职的学生管理推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谢媛媛.《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与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9期
  2、夏鑫,李颖,张锐.《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科技信息》2009年第16期
  3、郭龙,王娟.《浅析“以人为本”高职班级学生管理》.《中国科技信息》 2009年15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