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在课改中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的,其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创设教学场境、启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助产士”。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现结合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谈谈我对课改的几点体会:
  
  1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行探究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因此,用贴近于儿童的生活实际事物创设情景,就能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自主积极地探索新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制作并播放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蓝猫淘气想一起打网球,因为时间没交待清楚所以两人没见面。看了动画片,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下子就开始围绕着“蓝猫和淘气为什么没有如约见面?”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探究。
  
  2创设轻松、和蔼、民主的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设一种平等、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做到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每一个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如果学生不能很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应耐心鼓励“没关系,老师明白你的意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吆喝“坐下”,教师要耐心听取每一位同学发言,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相信每一位学生在思索过程中的任何结论都充满着智慧,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争辨,善于吸取学生的意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中达到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的目的。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用教。”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1会听。指导学生不仅要认真听取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听同学发言中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懂得客观评价同学的发言。
  3.2会看。凡是同学通过自已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看书,认真观察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不讲或只作适当的点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
  3.3会想。课堂上让学生有机会、有足够的时间动脑筋去想问题。
  3.4会说。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见解。
  3.5会质疑。平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使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提出问题,产生一种追求问题答案的欲望,驱使他们积极自主地学习。
  3.6会合作、交流。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的情景,可以采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并能合作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4数学活动化,深化数学概念
  
  实践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一课,在学生对这种图形有了初步认识后,为了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下列活动:①找一找:教师说出图形的名称,学生找出相应的实物摸一摸,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②说一说:列举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③想一想:教师说出实物的名称,学生想一想实物的样子;④猜一猜:学生摸出各种实物并判断它的形状和名称;⑤摸一摸:按同学说的要求摸出相应的实物;⑥搭一搭:在小组合作中用实物搭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建筑物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所感兴趣的事物上,创设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后,让学生轮流充当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自由购物的活动,以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又如,在学习了年、月、日后,可让学生当设计师,设计明年的日历表。这种实际情境,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学生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在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和体验生活,这便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