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的“小练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甫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种。读书和练笔两者有机统一,才能达到“神”的境界。只读书不练笔,是囫囹吞枣,泛泛而读,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只练笔不读书,是无水之源,最终只能落个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有多读书,勤练笔,方能事半功倍。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所以,我们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简介中也明确指出:苏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模仿性的迁移训练。所谓“大小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而笔者认为,这种随课文的小练笔,因为其机动灵活,更具针对性,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值得大力提倡。下面,笔者就以小学高年级为例,谈谈小练笔的“大作为”。
  1小练笔,大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随课文进行的小练笔,好处有三。
  1.1理解运用相得益彰。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
  1.2为学生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认为没有“话”可写,一直是写作训练的难点。这种随课文进行的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突破了这一瓶颈。
  1.3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义性的高度统一。
  2小处着眼,勤于练习,注重评价
  那么,小练笔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
  2.1练笔在小。顾名思义,小练笔,就要小,就要精。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一二百字足矣,不必洋洋洒洒万言,而是从细微处着眼,贵在传神。如写人物,开门见山,只写人物的一个方
  面。
  2.2练笔在勤。练笔要有一定的频率,特别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每篇课文都应适当安排5~8分钟时间进行小练笔。一课一练,日积月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2.3练笔在评。小练笔还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注重。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练笔,还应有学生的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教师应重视对练笔的修改和评价,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以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敏锐捕捉训练点,合理选择训练形式
  要使小练笔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大作为”,教师最重要的还是寻找好关键的训练点,不拘形式,合理选择,但求有效。小练笔的训练点可从以下方面把握。
  3.1仿写。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和本能,是任何正常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没有今天模仿,就没有明天的创造。几句或一段精彩的话,既可形象地描绘一个事物的美丽、抒发一种感情,又适合展示另一事物的风姿、流露类似的感情,巧妙地稍微加一些变化,就可以将描写这个事物的句子迁移到对另一事物的描写上,这种训练在小学阶段最常见,尤其适合低年级段,但在高年级段也经常会运用。
  3.2续写。这是高年级语文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训练形式。如《爱之链》一课可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像写一段话;学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后。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写一写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境。
  3.3补白。任何一篇文章,作者在写作时通过具体的字词句及谋局布篇,物化了其中的内容与思想,但往往言不尽意,文章自身仍然有许多的空白点。这正如丰子恺先生在评价绘画艺术时所说的“空,然后有生气”一样,文章自身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留白”,才具有了让读者对照自我的空间。文本给学生留下的“空白”,往往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教师如果善于敏锐地抓住这些“空白处”,引导学生写一写,纯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说:肖邦听到祖国起义失败,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情化成音符,写下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此时伴随着《革命练习曲》的旋律,让学生写一写肖邦的内心世界及波兰人民听到肖邦音乐后的反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3.4重组。它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通过“移花接木”。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学习《诺贝尔》一文,感受了诺贝尔这一人物形象之后,要求学生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3.5读后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这适用于每篇课文。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或是自己在写作方法方面受到的启发,或是在学习生活上受到的启发,可多可少。如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后,结合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3.6想像。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如果你见到这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不屈的史学家谈迁时,你想说些什么?学完诗歌后,也可以引导学生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再写一写。如学习了《渔歌予》、《如梦令》后,任选一首,想像它捕绘的景象、再写一写。
  以上种种练笔形式,决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这些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生动的材料、鲜明的画面、可以模仿的篇章、可以延伸的思维空间,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的目的。通过仿、续、延……这些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像和创新能力,丰富了词汇,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作文能力也有长足的进步。
  小练笔虽小,但如果持之以恒地训练,那么它势必会有“大作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