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近五年口译研究质量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歌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5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多篇关于口译研究的论文的调查,客观地描述并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口译研究的质量及存在问题,从而为以后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为相关的论文写作提供参照。
  关键词:口译研究 质量评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涉外事务与活动越来越多,为了有效、顺利地开展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交流,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水平更高的口译服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也开始注重口译理论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的口译活动和口译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对2000―2005年发表在《中国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上的十八篇关于口译研究的论文的调查,客观地描述并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口译研究
  的质量及存在问题,从而为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一、调查方式
  
  “口译研究质量”的调查从口译研究论文的三个方面进行较为客观、详细的分析: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2000―2005年发表在《中国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上关于口译研究的论文。登陆中国期刊网,在“检索项”处选择“刊名”,“检索词”分别输入“中国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时间范围设定在2000―2005年并检索。检索完后再把“检索项”和“检索词”分别改为“主题”和“口译”,在结果中检索,选出72篇作为研究对象。限于篇幅,本文对72篇论文进行二次抽样,再抽取十八篇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
  我们以这三本期刊为调查对象,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1.它们是翻译类的专业期刊,可以保证有充分的研究对象;
  2.它们是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有保证,也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二、主要发现和讨论
  
  本文对18篇论文进行了具体分类:12篇宏观研究类论文;3篇技巧研究类论文;3篇教学训练类论文。对这些论文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
  (一)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科研论文与学位论文不同,不需要有详尽的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因此,调查发现有50%的论文都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详细的文献综述,都只是在引言部分引述一些理论家的原话或是著作,没有详细阐述理论依据。对于其他学者在同领域的研究大部分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进行透彻分析。另外50%的论文则有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有的甚至将这一部分单独列出。
  讨论:虽然学术论文对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没有要求,但是在论文中略去这一部分就会显得理论基础不足。零散地引用一些理论家的观点会让读者造成混乱,也使文章显得没有逻辑、章法,所述观点的可信度就会降低。相反,充分的理论陈述和文献综述会让论文结构一目了然,让读者了解文章所做研究的基础和背景,从而使该研究的价值不言而喻,文章也更科学严谨。
  (二)研究方法
  十八篇论文都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大部分运用本国实例论证国外口译理论或其他理论在口译实践和教学中的可行性,或对这些理论进行“规定性”评估与批评,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取样的实证研究。多数学者在口译研究中偏爱基于个人经验、他人经验、二手数据、“引进”数据(或经验)的议论分析、归纳总结和批评建议,以致研究方法重复。
  讨论:在近几年国内的口译研究中,实证调查类研究严重短缺,占主导地位的是经验总结性和归纳思辨性研究。重事实、重调查、重描写的思维范式应是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时间里口译研究的目标取向,这是因为:(1)在我国,源于调查的第一手数据还远远没有积累到建立系统口译理论所需要的数量;(2)基于实证研究的口译理论对口译教学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刘绍龙,王柳琪,2007:37-40)
  (三)研究问题
  抽样的十八篇论文中,明确提出研究问题的只有六篇。例如李芳琴在《论口译记忆策略》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在整个记忆系统中,信息是怎样贮存和提取的?信息处理的核心过程是什么?它对于译员记忆信息时所采用的心理策略有何启发?”并在研究过程中一一进行了解答。其余十二篇论文没有明确提出研究问题,但读者可从大部分文章的结论处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总结中归纳出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讨论:就现有研究问题的文章来看,问题的相关性和内部效度都较高,起到了明确研究目的、指明研究方向的作用。但有些文章的研究问题提得不够全面、不够新,这也和这些文章所做的文献综述不够系统有着必然联系。没有明确提出研究问题的论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只能从文章题目和结论部分对该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很笼统的了解,不能让读者在仔细研读论文之前就对研究的各个环节、目标、待解决问题有宏观的把握。
  
  三、分析与建议
  
  鉴于我国英语口译研究的上述现状和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我国的口译研究多停留在论证外国理论的层面上,今后的研究应该转向自主理论创新的方面。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口译研究突破语言学理论的框框,加强和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体现跨学科的特性,使研究趋于多元化,有利于口译理论的创新。
  2.由于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口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是定性的描述,很少有定量的分析。论文逻辑性不强,论述偏于主观。今后的研究应朝着更客观、更科学的定量研究方向发展。一个精确的数据要比整段的论述更具有说服力。实证研究是我们的弱项,但同时也是国内口译研究和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应逐步向这个方向靠拢。
  3.从和国际接轨的角度来看,国内的论文写作受到汉语语言形式的影响,多数具有形散意合的特点,逻辑不够清晰,通常都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让读者在阅读时总是一头雾水,直到看到结论部分才明白文章的研究目的。这样的论文很少能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被采纳。而观察国外同类文章,它们都具有逻辑清晰、注重客观数据的特点,这正是国内论文欠缺的地方,也是以后论文写作应当努力的方向。
  4.就研究对象而言,调查发现,在近五年的抽样文章中,多是对翻译结果、翻译技巧的描述性或规定性研究,而较少有对翻译过程、翻译心理的剖析。我们认为,把翻译过程作为口译研究的对象要求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不应局限于译者的翻译素质、翻译质量等方而。翻译的内在过程决定翻译的外在结果。因此,今后的口译研究应更多地着眼于对口译工作者的心理状态和条件、双语转换的内在过程和神经心理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其次,以高水平口译工作者和口译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差异、对比研究也是未来口译研究需要加强和重视的领域。(刘绍龙,王柳琪,2007:37-40)
  
  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近五年的口译研究质量作了初步的抽样调查和描述分析。尽管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和相关分析可能因抽样样本的局限和误差而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我国近五年口译研究的现状,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审视我国口译研究质量和论文写作的路径和方法,并为今后的同类研究展示了可供参考的依据。我们期待着我国的口译研究者能高度重视口译的科学研究,并能在口译的研究类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绍龙,王柳琪.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
  [2]王恩冕.“口译在中国”调查报告[J].中国翻译,2005,(3).
  [3]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中国翻译,2005,(7).
  [4]周青.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5,(8).
  [5]陈菁.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J].中国翻译,2002,(1).
  [6]陈菁.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J].中国翻译,2003,(1).
  [7]张吉良.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辨[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8]万宏瑜.解读图表――另一项重要的口译技能[J].中国翻译,2004,(3).
  [9]吕世生.科技口语策略选择与操作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4,(5).
  [10]杨英明.口译的思维方向性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3,(5).
  [11]侯国金.口译的语义结构起伏性[J].中国科技翻译,2003,(5).
  [12]曾文雄.口译的语用流利性[J].中国科技翻译,2002,(11).
  [13]安新奎.口译的预测机制管窥[J].中国科技翻译,2001,(8).
  [14]陈振东,黄樱.口译中的模糊信息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2004,(1).
  [15]赵军峰.论口译的翻译单位[J].中国科技翻译,2005,(5).
  [16]汪滔.论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J].中国科技翻译,2002,(2).
  [17]李芳琴.论口译记忆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4,(11).
  [18]秦红.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等效[J].中国科技翻译,2006,(8).
  [19]陈振东,张珊珊.释意理论关照下的口译与口译教学[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20]肖晓燕.同声传译的多任务处理模式[J].中国翻译,2001,(3).
  [21]万宏瑜,杨承淑.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200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