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引导学生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冬梅

  摘要: 数学教师应让学生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环节就是教会学生使用手中的教科书。让教科书对教学发挥自身价值,将对学生数学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教科书
  
  在教学中我们相当部分数学教师平常较注重课堂上自己讲解,备课时精心准备教案、课件,力求让自己的教案、课件完美,不留遗憾,并不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我认为数学教师也应让学生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不能将课本仅仅作为布置作业的资料。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手中的教科书。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每天看数学书的习惯。一般的,学生总有这样一种思想,认为只有语文、英语等文科书要去阅读,对于数学这门功课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题目会做即可,况且老师所讲内容书上都有,课后无需花功夫去看书。学生的这种想法与我们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法有关,也与部分教师头脑中固有的传统教科书体系有关。传统的教科书多是板着面孔出现一些定理、公理,一些数学问题看上去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因此教师只要教给学生这些毫无生机的定理、结论即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现在的教科书首先从形式上进行了改变,一改过去一黑到底(同一种黑体字印刷)的面目,变成了有多种彩色图案和栏目形式多样的教科书。比如现在的教科书有:试一试、数学实验室、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让学生看到教科书感到很亲切,从而产生一定的兴趣。当然,学生对教科书感兴趣还要教师的指导。
  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适当的预习题让学生去做,学生自然而然地要去看书。预习题教师一定要去检查,否则学生看书也只流于表面。教师可根据本节学习内容编写一些预习题,也可以用每一节课后的“练一练”这些题难度不大且针对性很强的题目,对预习情况教师可在上新授课前点评,以表扬为主,出现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留着这一节课结束前解决。当然教师也可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让学生去看当天所教内容,教师需指明学生从哪一页看到哪一页结束,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让学生自主探究,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作用,让那些看书不够仔细、不会提炼的学生得到学生的帮助,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重新认真看书。
  我在教七年级苏科版第六章《角》第二课时,让学生们先看书P189-P190至“议一议”结束,并提出问题:看了这一部分后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点?分别是什么?所花时间大约15分左右,看书结束后,让学生们合上书本,回答问题,回答不全面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学生们积极性很高。要知道学生既有求知欲又有表现欲,尤其当着全班学生和教师的面。当某一学生说出某一知识点后,其余学生不甘示弱,全班所有学生都举手,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学生们总结出四点:第一,知道了用量角器可以画出0度至180度之间的任意角;第二,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一些特殊的角度,例如75度、15度;第三,可以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第四,知道了角平分线定义。
  经过上述环节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都能掌握,这时再讲例题就得心应手,而且学生印象很深,由此可知见,教科书对课堂教学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让学生养成看课本的习惯好处很多,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课后自觉地看手中数学辅导书上的知识点及例题的讲解,他就会自主、自觉地去钻研一些知识。
  当然这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能一蹴而就,它需要2个月、3个月甚至半学期才能养成,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用心去培养。
  记得前年我朋友的女儿刚读初三,请我帮忙提高她女儿的数学成绩。于是,我就和她女儿谈了一次话,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讲的题目都会做,不知怎的,换个题型就不会了。我听后,笑着跟她说:“这是你数学学习方法不当导致的。你每天看数学书吗?老师讲题目之前你预习了吗?书上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你去探索了吗?”她摇了摇头,然后瞪着一双疑惑的眼睛不解地问我:“老师,难道数学书还要去看吗?以前我的数学老师从不要求我们去看书。”我肯定地点点头,然后教会她如何去看数学书。接着她按照我的方法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第一次考试就突破了难题关。朋友知道后很高兴。我接着鼓励孩子,让她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她告诉我,她现在每天不仅看数学书,而且看一些数学辅导书,例如看《尖子生试题》上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过程,看《初三过关》上知识点的罗列,收获很大,现在遇到难度大一点的题目也会去分析了,也会用相应的知识点去做了。这些都得益于每天看书。
  由此可知,教科书对学生数学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对其他功课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