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视引导空间动作自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从重视精讲多读、引导在读中领悟、留给学生发挥空间、朗读配合动作、指导自主朗读这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情感。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咀嚼句子,品出意境,领会情感;在情感领会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下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一、重视精讲多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少讲多读,精讲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原则。教师要坚定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做到“精讲多读”。认清教师的“讲”是为了帮助学生疏通思想、指点迷津、拨正方向。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讲在点子上,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以读代讲。对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部分,教师无须再进行详尽的讲解,可以以读代讲。而那些易于意会却难于言传的句段,教师很难把它讲得更传神,就应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情感,以此把不可言传的感情读出来。通过这种以读代讲的方法,促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嫦娥、逢蒙的人物形象。以“嫦娥、逢蒙是个怎么样的人?”为抓手,抓住“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等词,体会逢蒙的奸诈贪婪,抓住“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体会嫦娥的舍己为民。在齐读、分角色、男女对读中感受这些词背后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读”是阅读教学的特征,要把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阅读教学一般要做到三读:初读、细读、精读。只有将这三“读”落实好,让学生多读,才能达到《大纲》提出的“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
  二、引导在读中领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和“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中的一段:“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我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引导學生在班级内寻找这几种颜色,对色彩有初步的了解。接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将“流云”比作“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的五彩斑斓的锦缎”,体会流云的美。最后,抓住“转眼间”这个词,让学生体会流云变化之快。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理解不了文中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我就带着学生抓住关键词,一遍一遍地读,以读促悟,最终达到理解的效果。
  三、留给学生发挥空间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所以,读书并不是“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的过程,对于句子的理解、体会各不相同,读出来的句子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在朗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时,在指导学生分析完了西湖的各种美景之后,我并没有以优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读为标准,而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各自对这段文字的体会。可以是对看到美景的惊喜,也可以是慢慢地欣赏,等等。这样就使得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读得投入,读得愉快轻松,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张扬。
  四、朗读配合动作
  学生对文本,尤其是对描写类文章的理解,是依靠朗读来完成的。俗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描绘场景,不断建构知识。在这时,如果情由心生,培育动作表情,更加激发情感的爆发。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笔者抓住“推”“倒映”“环绕”“飘荡”等动词,引导学生在诵读时配上动作,学生更加投入地诵读,也更容易体会到文中那种自由自在、快乐的情感。
  五、指导自主朗读
  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训练,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读为本、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之目的。
  每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而教学的时间却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选准读的内容。只有选准了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品词析句、体味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鲜明的态度,真实的情感是朗读的灵魂。而选择好了读的方式,找准了语言文字情感的基调,才能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涌起随之而至的激情,鲜明的态度与真实的情感也才能从读的声音语调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总之,教无定法。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寻找朗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亟待探究的焦点。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作者单位: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863.htm